吉林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今天是:
首页 > 炭园情怀 > 吉炭之路 > 详细内容

历史记忆——老建筑“小五楼”(系列之二)

资讯来源:工程公司  发布日期:2016/8/8  点击量:1626

作者:陈继先

“小五楼”作用与用途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正式委托(前)苏联有色冶金部设计管理总局国立铝镁及电极工厂设计公司对吉林炭素厂开展设计并筹划建设。

随着设计、筹建机构的成立,原有的“小五楼”的作用就更加凸显了出来。虽然当时的“小五楼”看上去破旧不堪,但它仍是万顷地上唯有的一棵“独苗”,于是它便有了大作用。

一九五二年一月,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决定将原东北有色局吉林办事处(现地址为吉林市南京路郊区银行办事处) 改为吉林二零一厂吉林市办事处。苗维政同志任办事处主任,负责建厂筹备工作。他上任后立即着手修缮原酒精厂内的“小五楼”,将其改造成办公室和宿舍。

至此“小五楼”为当时加快建厂第一次发挥出了它的作用。

随着厂区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一九五五年十月十五日,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个让全体吉炭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就是二零一建厂的纪念日,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根电极诞生的日子!

在逐渐生产出号称当时四大类产品后,顽强的炭素人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辛,短时间内便研制开发出包括:石墨制品、炭素电极、铝电解槽用的底、侧炭块和糊类、阳极糊等七类品种产品,结束了中国完全依赖从国外进口炭素制品的耻辱历史。

同时,为了推进生产效率,厂内在西北角简易平房成立了一支以机修为主的钢铁的队伍,那就是当时被称为四车间的吉炭机修车间。

而随着机修车间规模的不断扩大,厂筹备处经与苏联土建专家协商最后决定以伪满时期的日本酒精厂旧址为中心,扩建吉炭机修车间。

于是乎酒精厂“小五楼”又一次发挥了它的作用。

其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小五楼”的各层都被充分利用了起来:一层作为休息室;二层作为会议室、生产工艺室;三层作为车间主任、书记办公室;四层作为资料档案室;五层则作为仓库。

直至一九六一年五月三十一日,厂内结合当时实际,决定将生产车间、辅助车间重新调整改称代号,原有的四车间(机修车间)正式改名为“三零七”车间。

“小五楼”与地下结构

一九七零年年末,为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号召,全国上下积极组织备战。

当时按照上级指示,以企业、家庭为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挖防空洞、挖地道等活动,家家窗户上也必须用牛皮纸糊成米字型,其作用正是为了减少敌国杀伤力武器所造成的破坏。当年工厂最少也要一个月拉响一次“一声长、三声短”的备战演习防空警报,而老百姓在听到警报后,不管在哪里都必须就近隐入“防空地道”中去,并使用其时随身携带的三件简易防毒工具(口罩、毛巾、水)予以自救。

在这样的背景下,厂内的“小五楼”也自然进行了改造。在工人们的修整下,它的左下角增加了一个新功能——“防御炮楼”掩体。掩体呈立体圆形近四米直径,高800mm,通体由钢筋水泥筑成,墙体上平均开有五个扇形射击孔。此外,其内部还与各单位的地道网连接。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小五楼”内的人可以掩体立即隐入地下结构,通过原三一零车间的地道,可以南向去往中央马路,直至总厂办公室;西向去往厂老西门车队,直至西北角铁合金十车间,最终抵达山洞。当时地道内综合设施较为齐全,也是那个时代特有代表性的产物之一。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年的掩体和地道要么闲置、要么弃用,从未发挥出它们的实际作用,而居民家的“地道掩体”则逐渐转换身份成了东北居民各家各户常用的菜窖。每年到秋天,家家都用它储秋菜,里边冬暖夏凉,随时可用。

至今,这种在地下挖了深坑,多半是“半块砖”砌了又起的拱型,底下用上面打上水泥,最上层再添半尺厚的土层的“永久窖”在许多老平房中依然可见,但“小五楼”左下角的“防御炮楼”掩体却早已失去了它的价值,剩下的仅是人们对那个对特殊年代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