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文化
左移动 右移动
书画作品展示
篆刻作品展示
书画作品展示
摄影作品展示
摄影作品展示
书画作品展示
摄影作品展示
书画作品展示

书画作品展示

作者:刘秀艳
  • 作者:吉炭退休员工   吕铁军
    586
    2021-02-25
  • 作者:刘秀艳
    1151
    2019-11-22
  • 作者:杨聚珩 杨聚珩简介     杨聚珩,一九三七年生人,一九五六年参加工作,原炭素厂301车间工人,一九九二年退休。在学童时期就对文学艺术颇感兴趣,尤其对诗歌、书法艺术情有独钟。多年来,笔耕不辍。先后在《吉炭报》、《吉化报》、《松花湖》、《晨风》、《雪柳诗刊》、《北方旅游文化报》、《中华魂楹联书画墨迹选》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诸多诗歌、楹联、篆刻、硬笔书法等各类作品,并曾应北山公园邀请,在揽轡桥下东侧山崖上与苏雨智先生合作了“咏吉林北山八景”碑刻。另在魅力江城旅游景点“朱雀山”、“磨盘山”、松花江水鸟栖息地“长白岛”“温德岛”等多处摩崖留有碑刻镌石于世。     其现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吉林市雪柳诗社社员、吉林市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常务理事、副会长,吉林市楹联鉴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吉林市北山文史书画研究院院士。     作品如下:     篆刻内容(自上而下)分别为——祖国万岁、团结奋进、自强不息、勤劳致富、提高劳动者素质
    1314
    2019-10-11
  • 作者:刘秀艳
    1207
    2019-09-26
  • 作者:王怀洁 作者简介 王怀洁,女,1962年12月出生,原吉炭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现为长春一汽铸造公司研究所所长。喜好摄影多年,作品多以人物和风光见长,多次参加省、市影展和书画展并获奖,现为吉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1258
    2019-04-26
  • 作者:王怀杰 作者简介:       王怀洁,女,1962年12月出生,原吉炭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现为长春一汽铸造公司研究所所长。喜好摄影多年,作品多以人物和风光见长,多次参加省、市影展和书画展并获奖,现为吉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1464
    2018-03-14
  • 作者:赵光宇  (原吉炭电视台美编,现退休)
    1314
    2018-02-13
  • 作者:王怀杰    作者简介: 王怀洁,女,1962年12月出生,原吉炭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现为长春一汽铸造公司研究所所长。喜好摄影多年,作品多以人物和风光见长,多次参加省、市影展和书画展并获奖,现为吉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1444
    2017-11-24
  • 选摘自:人民网 2017.11.24  作者:何鼎鼎     劳动还光荣吗?劳动还能致富吗?这些略显宏大的命题,近来却屡屡引起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讨论。在网上,有位经济学家曾抛出一条“毁三观”的结论:劳动致不了富,迅速遭到众多网友从事实到逻辑、从学理到情理的全方位反驳。事实证明,靠双手实现梦想、用劳动创造价值,既是人之为人的朴素道理,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更是我们时代深植于每个劳动者内心深处的真诚信仰。     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是事关社会根基的大命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即提出主张,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更进一步提炼了劳动的意义;因为历来重视勤劳致富、信奉劳动创造价值,中国的变革甚至被外媒称为“勤劳革命”。回溯历史,从“铁人精神”到“红旗渠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正是劳动者手不停歇、抓铁有痕地实干,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中国。不可否认,社会上一度对劳动的价值有所怀疑,但时至今日,当蓝领工种薪酬普遍提升,一些企业的大工匠年薪甚至高达百万,劳动价值在回归。这些都构成了十九大报告中“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坚实基础。     今天,劳动者的内涵被前所未有地拓展。网络主播、职业电竞选手、健身私教、梦想规划师……这些之前很少见的工种被创造出来,同时也催生了这个时代新的“人生赢家”。重庆朝天门的“棒棒军”谢幕了,纯粹作体力要求的工作越来越少,呼唤创造力的行业在急剧扩张。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激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细化的分工,既在拓宽劳动者内涵,也在敦促劳动精度的提升。同样加工一个零件,精度99%是工匠,精度99.99%就成了令人仰视的大国工匠。劳动不仅没有过时,其市场价值还将进一步凸显。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正因为知识与劳动已如卯榫般紧扣,我们重申勤勉的意义,更要强调知识的分量。在知识经济风口起飞的创业者,“臂非加长也”“声非加疾也”,是知识提供了杠杆。这是一种风向,更是一种取向:强调埋头苦干不等于一味蛮干,新三百六十行,哪一行都离不开创新。拥抱知识、技能和创新,是中国人口红利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一个个体放大人生价值的关键砝码。正所谓技多不压身、不看学历看能力,新时代这杆秤,比任何时候都掂得出一个人的真正分量。     让劳动者梦想成真,勤劳勇敢者最需要的是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30多年前,正是城乡间闸门的打开,让束缚在土地上的手脚一下子伸展开,让中国的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今天,当户籍改革继续推进,市场机会持续增加,更多人有机会跻身成才成功的大门。但这条大路仍需要进一步拓宽。从金融浇灌“三农”到孵化创业项目,从强化职业培训到提供职业规划辅导,从增进劳动权益保障到消除就业歧视,当每一个最初的梦想被善待,勤勉劳动自然会成为一种信仰。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从制度运行的视角看,确保采花的蜂吃到最甜的蜜,甚至比鼓励“蚕吐丝、蜂酿蜜”更为重要,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被劳动者共享。当所有勤劳守法者都能致富,做大中等收入群体水到渠成,劳动的价值不言自明。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但劳动可以让梦想成真。
    1297
    2017-11-24
  • 作者:吉炭退休职工  陆钰(84岁)
    1237
    2017-11-14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