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炭园情怀 > 难忘昨天
左移动 右移动
创业者的脚步——忆我在201厂初期的那段时光
追忆1952:建筑工人搬进了新宿舍
我在建厂初期的几篇日记(一)
吉炭历史见闻录(四)
吉炭历史见闻录(一)
短暂的时光  永恒的记忆    忆在苏联的学习和生活
难忘建厂初期的那些事
艰苦的岁月  光辉的里程——忆建厂时期的二、三事

创业者的脚步——忆我在201厂初期的那段时光

作者:张海成  原201厂309车间工人,现在兰州炭素厂退休 伴随着新中国诞生的脚步声,新中国第一根电极厂在美丽的松花江畔破土动工,迫切需要建设人才。 消息传到葫芦岛401厂技工学校,全体学员热血沸腾,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到艰苦的地方去,申请书像雪片一样飞来。 难忘的时刻终于来到了。1953年12月28日上午8点30分,锦西火车站里一片欢腾,自愿赴新中国第一电极厂的技工学校的学员们即将启程。 这一批学员共有14名学员,他们分别是;杨凤鸣、梁少江、雷振元、张海成、高文彬、金玉柱、邢连杰、许振荣、杨克思、王锡交、叶绍明、张秀泉、李九龄、王文志。 一声长鸣,火车呼啸东去,车厢里飞出激昂的歌声,14名建设者告别了可爱的家乡,向着江城飞去。 不到吉林想吉林,来到吉林后了悔。江城虽然山清水秀,可是当时哈达湾施工区却面临吃住两难的问题。可是一想到“好儿女志在四方,干革命四海为家”的豪言壮语;一看到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我们哪能见难而归啊。明知吉林苦,偏向吉林来!我们的决心不能动摇,就是要在哈达湾安家落户,大干一场。 201厂开工投产,煤气站是“先行官”。1954年,我们这支平均年龄在28岁的创业生力军,创建了309车间的“青年站。” “青年站”明不虚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都是青年。生产煤气,更不那么简单,煤气易燃易爆,危险性较高。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这些小青年,学理论不怕难,实践中加油干,从掌握新技术出发,铆足了一股劲,下定决心一定不能给新中国丢脸! 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可在投产时,我们的心情还是有点紧张,唯恐怕出现意外,好在当时有苏联专家“坐阵”,加之大家的共同努力,309煤气发生站,一次试车成功。 而今,回首以往,恍如昨日。我曾身在炭园、也深爱炭园,我曾身在吉林、也深爱吉林。虽如今身在兰州,但每每想起201厂依旧格外亲切,多年来,我始终把输送我的201厂称作“母厂”,当年在母厂的经历和精神将永远铭记。
  • 作者:张海成  原201厂309车间工人,现在兰州炭素厂退休 伴随着新中国诞生的脚步声,新中国第一根电极厂在美丽的松花江畔破土动工,迫切需要建设人才。 消息传到葫芦岛401厂技工学校,全体学员热血沸腾,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到艰苦的地方去,申请书像雪片一样飞来。 难忘的时刻终于来到了。1953年12月28日上午8点30分,锦西火车站里一片欢腾,自愿赴新中国第一电极厂的技工学校的学员们即将启程。 这一批学员共有14名学员,他们分别是;杨凤鸣、梁少江、雷振元、张海成、高文彬、金玉柱、邢连杰、许振荣、杨克思、王锡交、叶绍明、张秀泉、李九龄、王文志。 一声长鸣,火车呼啸东去,车厢里飞出激昂的歌声,14名建设者告别了可爱的家乡,向着江城飞去。 不到吉林想吉林,来到吉林后了悔。江城虽然山清水秀,可是当时哈达湾施工区却面临吃住两难的问题。可是一想到“好儿女志在四方,干革命四海为家”的豪言壮语;一看到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我们哪能见难而归啊。明知吉林苦,偏向吉林来!我们的决心不能动摇,就是要在哈达湾安家落户,大干一场。 201厂开工投产,煤气站是“先行官”。1954年,我们这支平均年龄在28岁的创业生力军,创建了309车间的“青年站。” “青年站”明不虚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都是青年。生产煤气,更不那么简单,煤气易燃易爆,危险性较高。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这些小青年,学理论不怕难,实践中加油干,从掌握新技术出发,铆足了一股劲,下定决心一定不能给新中国丢脸! 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可在投产时,我们的心情还是有点紧张,唯恐怕出现意外,好在当时有苏联专家“坐阵”,加之大家的共同努力,309煤气发生站,一次试车成功。 而今,回首以往,恍如昨日。我曾身在炭园、也深爱炭园,我曾身在吉林、也深爱吉林。虽如今身在兰州,但每每想起201厂依旧格外亲切,多年来,我始终把输送我的201厂称作“母厂”,当年在母厂的经历和精神将永远铭记。
    2373
    2018-04-12
  • 作者:黄竹  原《吉林日报》记者 1952年12月份的一天,天刚下过一场大雪,吉炭的一群职工们兴高采烈地搬进了工厂分配的新宿舍。暂新的楼房里暖暖的,一进门就扑面而来的暖气让人感到既舒服又温馨。 宿舍的设施都是新构建的,里边有不仅安装了暖气和还设立了厕所等配套间。工友们一见之下都难掩兴奋的心情,像参观景区一样的逐个房间走着、看着,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搬运工管建章坐在崭新的床铺上高兴地说:“我长怎么大,头一次住这样漂亮的房子里,咱们的生活水平真是提高了!”新工人张成山听到后也说:“是啊,在旧社会里像咱们这样的工人给资本家干活,白天累的要死,晚上却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吃不饱,穿不暖的,如今咱们翻身做了主人,也住进了新房子,这都要感谢党和国家以及工厂的领导啊!”说着这些话,工友们的脸上都绽露出幸福的光彩,心里都像开了花一样。大家一致表示,在新年一年里,面对迎接新的建设任务,一定要把工作做得更好,不负众望,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和国家。 追忆往昔,当前的往事历历在目;把握今朝,吉炭集团的创新改革、转型发展的目标稳步进行。作为一名见证吉炭成长历程的老记者,我深深为企业当年建设时期的光彩而自豪,同时也对如今已走过65年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仅以此文由衷的祝愿我们的吉炭越来越好!
    1622
    2017-09-07
  • 作者:吴根年  公司离休干部  88岁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一日 工厂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厂决定要召开施工动员大会。今天,会场装扮得庄严隆重,正中悬挂的横幅上写着“迎接施工动员大会”八个醒目大字,两边写着“保证完成建厂计划,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面向工地一切为了工程的胜利。”后墙写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会场两侧的标语也很打动人心。 动员大会开始了,冯明厂长首先向我们宣布了第一季度国家计划。他说;“党和国家要求我们,要全面完成五四年的土建任务和局部的机械部分的安装,五五年上半年要完成全部建筑安装任务,下半年要完成局部的试车,五六年上半年要实现工业生产”。接着,他又分析了完成工作任务的有利条件和困难。他说;“我们的困难,是前进中遇到的暂时困难,只要我们团结努力,再大的困难也是可以克服的……”冯明厂长的讲话被同志们热烈的掌声所打断。 接着,党总支书记刘绍喜讲话,他要求我们要正视国家计划,国家计划就是法律,完成国家计划就是执行党的总路线的实际行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要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完成国家计划而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最后,吉林市的文艺团体为我们进行了慰问演出。
    1496
    2017-05-18
  • 在和苏联专家相处的日子 作者:陈月楼(原201厂机修工程师,已故)     建厂初期,(前)苏联曾先后派过30多名专家进厂,在与他们相处的日子里,我们的心情非常愉快。双方不但缔结了深厚的友谊,而且协同解决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难题。     工程师吴望春由于和苏联专家往来密切,常用俄语给他们讲中国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而使听者入迷;工程师叶肇坦留学美国,英语讲得很好,在没有俄语翻译的情况下,可以用英语直接与专家们对话,也赢得了他们的赞扬;苏方机械专家萨姆柯对我方机械组组长易琪颇为欣赏和重视,多次向厂内建议,推举他晋级为工程师……     苏联专家对我们的认可更体现在具体工作中。     1954年初,在国内设备订货中,焙烧用的抓斗天车因体重较原设计重了一吨多,订购组组长张日生要我们签署书面意见。我当时请示到苏方机械专家萨姆柯,他与土建专家克鲁基诺夫研究后,决定由我方土建工程师贾德萃负责计算其受压强度,后经助理工程师邹昌鹿等人的反复计算,将结果报送给克鲁基诺夫专家,确定后转给了苏联铝镁设计院。     1954年冬,为了考虑冬季施工,提前抓好锅炉送气工作,我们对锅炉进行了反复的平衡、查对,结果发现缺一件拉杆从而影响了安装。因为锅炉是苏联成套订货,补发从时间上根本来不及,只能就地解决。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召开了专题会议。在会议上萨姆柯问:“吉林最大的机械厂在哪?”有人回答:“省机械厂。”于是,苏方专家立即带着设备科长吴瓒珠、非标准设备股长高凤翔赶去省机械厂,在将图纸交给了他们的厂长后,我们关切地问:几时能干出来?厂长回答:“争取一个星期……”。但萨姆柯当即表示不行,并接着说:“我们要求必须明天交货,一定要做到!”后来我们又与厂长沟通了许久,最后由厂长向生产科长下达命令:停下一切生产工件,全力生产配套拉杆。就这样,在省机械厂领导和全体工人师傅的积极支持和我厂吴科长和高股长的及时协助下,配套拉杆在第二天一早就制作完成,及时送回到工作现场。苏方专家连声称赞:中国的企业和员工的确守承诺、效率高。     压机是我厂的主要设备,也是我们设备安装部门的工作重点。为了确保安装不出现问题,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请示苏联专家。一天,萨姆柯就压机和高压水泵的安装开箱召开了专题会议,要在原有开箱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检,以保证安装不出问题。萨姆柯把我们分成三个小组,第一组以煤气炉专家齐群和我为一组,第二组以孙希安和钳工班的同志为一组,第三组以通风专家利夫差和廖品泽为一组。三个小组的同志协同合作,工作积极性非常高。我们白天开箱检查,业余时间整理开箱记录,并随时与专家组保持联系。经过数个昼夜的检查整理,我们很快地整理出了检查结果,并将各种稀缺备件和已损的备件资料数据整理完毕,及时上报,专家组经审核后又第一时间报回了莫斯科。事后专家们纷纷惊叹于我们的工作态度和成效,并表示有这么先进的队伍,压机安装一定准确无误。  
    1546
    2017-04-26
  • 忆冯明厂长 作者:陈月楼(原201厂机修工程师,已故)     大约在1952年的10月份,根据周诚斋副厂长的安排,我和田本良、李继贤、汪仁之、陈奎刚等几个同志,到中央重工业部设计司翻译科去校对我厂由苏联新到的技术设计。1953年元旦过后,我们完成了任务,就从北京回来了。当晚,机电车间的统计刘观云见到我时说:“我厂新来了一位冯明厂长,很年轻,才三十来岁,是团中央机关的团委书记……”第二天一上班,我正在处理厂内的锅炉漏水问题时,恰好碰到了冯厂长,经别人介绍后,我便向他汇报了修复锅炉的工作计划,冯厂长听后高兴地说:“同志们辛苦了!春节就快到了,我们一定要送好气,让大家过一个暖乎乎的春节。”我们听后也很受感动,都表示一定加快维修速度,保证让大家伙儿过一个好节。     1953年初冬,中央有色局来电,要我厂派人到京汇报机电设备的订货、到货情况。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当时负责汇报的林绍淳同志连续加班整理了不少资料,又匆匆地进了京,后因劳累过度,因病住进了医院。冯厂长在得知此情况后,立即派专人到京进行护理。这件事当时在全厂引起强烈反响,大家都纷纷表示,冯厂长真是一位体恤下属的好领导。     1954年春天,苏联专家萨姆柯从北京打来电报,让冯厂长亲自带队到北京汇报通风设备的到货情况。当时,我作为设备科计划股长与之同行。因为当时我们急于见苏联专家,所以下了火车都没有来得及洗脸和更换衣服就急急忙忙地赶去了苏联专家住的宾馆,哪成想宾馆的门卫看到我们的样子,立即提高了警惕性,让我们出示党委介绍信,还要公安部的证明。冯厂长再三解释结果还是不让进,最后没办法的只好拿出工作证,这时门卫才抱歉地说:“原来你们是保密厂的领导啊……”立即放行。冯厂长见此情形,立即叮嘱那位门卫不要以貌取人,应该转变工作态度。后来,在那名门卫的引领下,我们才见到了苏联专家。     建厂初期,机械安装公司的工地主任叫王明普(后来任西北冶金建筑安装公司总工程师,又是当年支援阿尔巴尼亚的中国专家组组长),他经常与我们在一起打交道。闲谈中他谈到他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苏联专家萨姆柯,另一个就是冯明厂长。我当时听后不禁也连连点头,要知道在建厂初期,冶金部工作组,省市工作组,还有苏联的专家及各类人员,数家施工单位、上万名职工,日以继夜地战斗在建设工地,而冯厂长在千军万马中仍指挥若定,所展现出的出色领导才能和管理水平的确非常人所具备的,所以直至今天,与冯厂长一起工作过的同志都无法忘怀他的风采和对吉炭的建设和发展所做的贡献。 
    1468
    2017-03-15
  • 经考验受教育心悦诚服 作者:陈月楼(原201厂机械工程师,已故)     201厂从筹建开始,名声就很大,为此就有一些地方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能工巧匠纷纷跳槽进厂。他们觉得,能进入201厂工作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当时在吉林市很有名气的水暖工刘凤岐、单汝忠带领一批水暖工来到201厂,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后来又从抚顺和全国各地又调来了几批机电工人先后入厂开展工作,但由于当时的特定条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给随后的工作带来了一些影响。为了解决技术等级差距等问题,在厂长刘洪涛、副厂长周诚斋的组织领导下,工厂决定对新入职的工人开展考试,从而对他们的技术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在实际操作的考试上,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除锻工外,车、钳、铣等工种都是在外厂进行的,水电焊工则在另一家私企进行的。这次考试安排的细致、合理、科学,大家都很认同考试的结果,令大家触动的同时更使大家得到了教育。     考试后不久,钳工班的同志就接到了安装木材加工机械的任务,由于当时缺乏必要的工具,再加上材料供应的不及时,所以工作的进度很慢。记得有一次,机电车间主任去现场检查工作,发现工人们清洗设备因没有抹布而束手无策,他二话不说当即脱下了自己新换的衬衫,将两个袖子撕下来交给了工人们使用。领导的率先垂范,使工人们很受鼓舞,在场的人,纷纷举起大拇指,对他十分钦佩,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
    1376
    2017-03-01
  • 走上新的战斗历程 作者:陈月楼(原201厂机械工程师,已故) 1952年4月,我离开东北青城子铅锌矿,来国家重点工程单位——吉林201厂工作。“五一”刚过,我便兴高采烈地进厂报到。当时接待我的是副厂长周诚斋同志,他向我介绍了工厂初期建设的情况和发展方向,并对我说,炭素行业是目前国内前所未有的新兴工业,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个基础项目。当时我听后,心情十分激动,一想到自己能为国家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便感到无比的自豪。 后来我的工作被安排在了设备科,当时的负责人是王鹏翔和雨苍两位领导,我与工程师车启昌和林绍淳等同志一起办公。我们当时的办公地点就在“小五楼”(即现在的工程公司办公楼),由于住宿条件有限,我们只能白天在办公室里办公,晚上便直接睡在那里,虽然有点苦,但大家的积极性却都很高。那时同我们科经常有接触的还有田本良、邹昌鹿、于世庚、程三友等一些同志,偶尔闲暇之余,我们便在一起谈天说地。大家也纷纷表示,201厂建设作为国家重点工程的156项之一,能亲身参与其中都有种骄傲和自豪,在建过程中经历些艰辛,根本算不了什么。特别是当我们后来得知,中央在研讨201厂的建设规模、发展方向时,周总理都听取了汇报并作出了重要指示,我们每个人都更加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战斗的姿态去迎接每一项工作任务。
    1558
    2017-02-08
  • 作者:胡浩(原吉林炭素集团公司教培中心主任)     二零一厂是国家一五期间确定的156个建设项目之一,是由前苏联援建并由苏联莫斯科铝镁设计总院承包设计的,同时苏方还承担技术培训和投产时期的技术指导工作。 1952年,苏方提交给我厂扩大的初步设计,并确定了工艺流程,主体设备、劳动组织和技术骨干培训的意见。 新建工厂需要一大批技术人才,以适应生产需要。1952年5月,东北有色局副局长孙鸿儒决定,由抚顺301厂、苏家屯铝加工厂分别抽调120多名有技术基础的人员前往苏联学习各种专业技术,培养技术力量;同时在抚顺成立由东北有色局举办的俄语训练班,专门培训这批去苏联实习的人员学习俄语。随后,任命哈尔滨101厂厂长韩赋为俄语训练班主任,调我和刘汉一、王旭川三人为教师,并决定我们三人同时出国实习。后经一年多的学习和努力,我们对一般生活用语和技术术语都能基本掌握,借助词典还能阅读一些专业书籍和资料。 当时厂内派出了由范景波、李圣华、桂竟先、杨国华、刘丕炎、薛克琛、孔昭瑞、曹诚一、欧诚华、李茂新、张立尚、于祥佩、朱长才和我等15人。15人中有13人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培养的第一批大专和中专毕业生。实习队的负责人是范景波,并由范景波、张立尚、于祥佩三位同志组成党支部,李圣华、欧诚华和我组成团支部。 我们当时在萨坡罗斯电极厂实习,该厂属于先进企业,是苏联最大的炭素厂。技术、设备先进,产品质量好,产量耗能低,环保条件优越,经济效益高。这个厂的总工程师哥鲁吉诺夫是苏联电极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也是援建我厂时的专家组组长。 实习是按照两国政府签订的协议进行的。有的人跟随总工程师学习工作,有的人跟随副总工程师学习工作,还有的学习其他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习计划,实习共分三个阶段。 1.认识实习。就是按工艺流程的主要岗位做全面实习,大约要3个多月的时间。主要是学习工艺流程、操作规程、设备的种类和结构性能等,达到对电极生产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 2.专业实习。在全面了解电极生产工艺后,根据每个人的培养目标,开展专业技术学习。主要是系统学习主任工程师萨哈罗娃讲授的碳到石墨生产工艺理论,同时结合工厂科研课题及试验报告进行讲授。 3.模仿实习。用2个月的时间,按每个人的实习计划要求,跟自己的实习指导教师学习如何当总工程师、科长、车间主任等,主要学习技术生产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实习期间,苏方十分关心我们的生活,经常关心我们的学习情况,为我们借阅各种学习资料,教授我们学习俄语,休息日还派共青团书记陪我们去游览名胜古迹。实习期间,我们真的很快乐,永生难忘。 在其后一年多的实习日子里,我们和工厂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工人之间建立起很深的感情,同时我们中国实习生也博得了他们的好评。他们都说:“中国人勤奋好学!”在临别的时候,他们到车站欢送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不胜眷恋的感激之情向他们告别。 60多年过去了,回忆起在苏联实习的那段往事,我至今仍难以忘怀。到(前)苏联去实习,是我人生第一次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以往的电极生产知识门外汉,到初步掌握各方面的理论知识,整个过程,受益匪浅。如今每每回忆起来,记忆犹新。那充实且快乐的实习经历不但为我们那些同志们一生献身炭素事业打下了基础,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世界友人们的热情与真挚。
    1716
    2017-01-16
  • 作者:周诚斋 (原炭素厂副厂长、总工程师,离休干部,现已辞世) 如今,吉林炭素厂已经走过了近60个年头。60年来,他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而成长,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发展。作为吉炭历史的见证人,看到企业今天的发展和变化,抚今追昔,往事迭印交织,感慨系之。 吉林炭素厂从1951年搜集资料、选定厂址,到1955年10月投入正常运行,仅用了四年时间。而其中,从破土动工到试车生产更是只用了一年零九个月。建设速度令人惊叹,建设质量标准优异,出厂产品也属一流。这样一个现代化企业的诞生,不仅填补了我国炭素工业发展的空白,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工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里程碑。 兴奋之余,我的体会十分深刻: 第一,炭素厂的建设离不开各级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吉林炭素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之一,得到了省、市领导的热切关心和重视。市委书记辛程曾于1954年4月17日向全市人民发出“支援重点工程”的号召,引起了全市人民的共鸣。从勘察厂址、施工到投产,省、市领导和各级同志们经常亲临现场检查指导。期间曾有一次由于水文地址资料没有及时提出,影响了苏方的设计,省领导立即直接向中央反映情况,使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此外,当时市委还组织了由市委工业部、市总工会、团市委组成的工作组,长期派驻我厂指导工作。工作组的同志们经常深入工地了解情况、检查督促,协调有关部门一定要按期完成工作任务,争取早日投产。 现在回想起来,我厂工程建设的速度快、质量好,离不开全市人民和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援,无论厂内的工作人员走到哪里,只要一说201厂的,就会得立即到协助,使我们感到了一种由衷的欣慰。 第二,全体职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只要是工作需要,任何困难都能克服。那时乙方单位负责施工,甲方单位负责包料。在秋雨连绵的季节中,有的同志露天作业,冒着风吹雨淋,不计较劳动保护;连夜加工木材,没有一个抱怨加班辛苦的。当时大家都有一个信念: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建设自己的工厂倍感光荣,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他们犹如猛虎添翼,干起活来浑身是劲,有的甚至都放弃了休息日,也要到车间来看一看。记得有一天下午,马上就到了机关下班时间,专用线来了一车水泥。机关干部在听到消息后都没有回家,全部自觉地帮助卸水泥。连老红军李益仁也一直坚持到卸完才回家,当晚有的同志累得连床都上不去,可是第二天却仍出现在工厂的工地上继续工作。 那时,施工现场上木材堆积如山、砖垛鳞次栉比,但从未有人动一草一木,也从没发生过丢失现象。投入试车生产时,(前)苏联专家最多达三十七人,他们既热心又严厉,不仅热心地帮助我们,同时手把手地教工人们如何操作,百教不烦直到工人们学会为止。此外,他们还与厂内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起草、制定各类生产规程和制度,直到现在,我们所应用的有些技术规程、检查规程、操作规程仍沿用着当时的条款。而此后几十年的生产实践也足以证明,我们与苏方专家和人民的友谊是真诚的、伟大的。 在我厂试生产时,国家冶金部作出指示,要求生产必须实现三出:既,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现在,回顾吉炭几十年的光辉历程,我可以说,我们做到了。原设计年产炭素制品两万多吨,现在早已实现了十万多吨,比原设计增产五倍之多;原设计产品为四大品种,现已经达到三十多个品种,有许多产品还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此外还生产了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种石墨和碳纤维制品,广泛用于医疗卫生、医疗和航天、国防建设。 后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炭素产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为此,我们还援建了兰州炭素厂,同时支援了国内各兄弟的炭素厂。许多厂子都是在我厂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之上投入建成的,有的甚至从厂领导、管理部门到生产一线都是从我厂输出的人才和骨干,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炭素行业的飞速发展。 60多年来,我们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从“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光辉理论过程。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我们大胆地进行了技术革新和改造,发明了凉料机,把工人从艰苦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要知道当时连(前)苏联都没有解决凉料机械化的问题,而我们则依靠勤劳的智慧,在短短几年间就创造了历史。后来我们又先后进行了微机配料改造、三组大直流石墨化改造,引进了高压浸渍、电极加工自动化机床等先进设备,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创举。 60年,吉炭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作为吉炭历史发展的见证人,我深深地为吉炭的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
    1994
    2016-12-20
  • 作者:周振铎(原炭素厂电气总工程师) 二零一厂建厂已经60多年了,回忆60多年的往事,真是心朝澎湃,跌岩起伏,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二零一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由前苏联援建的国家156个建设项目之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时,我从东北工学院毕业就分配到了二零一厂。作为党培养出来的建国后第一批大学生,从此走向社会,走向为人民服务的广阔天地,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炽热的情感,开始了工作 。 当时的年轻人私心杂念很少,一心想着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给培养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所以不管领导交给什么任务,都愉快地接受下来,从不讲什么条件,竭力去做好工作 。 记得到厂后,老厂长周诚斎同志让我去搞清厂址地下水资源情况,摸清厂区水文状况,为建厂用水提供技术依据。我是学电气专业的 ,对水文地质一窍不通,但当时厂里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而时间又很紧迫,一想到工作需要也就有了信心。 任务接下来之后,经过学习,初步掌握了理论知识,经过几天没日没夜地摸索,我终于弄出了一个方案,便组织了十几个人干了起来。当时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然而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从钻观测孔到设备安装试验,较为顺利地拿出了厂区地下水文资料,为第二年破土施工创造了条件。 一九五三年的夏末,吉林的天气聚变,一时间黑云压城,雷鸣闪电,接着就是几天几夜的大雨倾天而下。江水猛然上涨,水势相当危险。由于我厂地势较低,虽然没有被淹,但四面无挡,七一厂一片汪洋,我厂设备库存放着大批从苏联进口的设备,随时都有被大水侵袭的危险。大家心急火燎,不知所措,而老天爷偏偏火上浇油,霖雨就是下个不停。 当时,施工还没开始,人手又少,于是厂里组织了抢险救灾保护设备的战斗。命令一下来,全厂同志一齐踊跃上阵,轮流守护设备,冒雨修坝防水,浑身湿透汗水与雨水交织在一起,经过两昼夜的奋力抢救,终于战胜了大水,使设备安然无恙。建厂工作开始后,我们作为工程的甲方,主要负责施工质量的监督工作。我被分配到电气监督检查站当副站长,当时进入施工现场的有六、七个大公司,作业区内交叉作业,声势浩大,场面雄伟壮观,好不气派。但办公室和住房却十分简陋、拥挤不堪。我们站就设在现在307车间铸铁工段的老房子里,食宿办公都在一起。由于工厂始建,技术力量不足,便从五零一厂请了两名技术人员协助我们进行质量检查。大家在一起共同吃住,共同生活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团结协助,感情融合。他们艰苦奋斗、不分份内、份外的工作作风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使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质量监督检查任务。 这是我入厂时经历的几件事,至今还历历在目。看到我们企业60多年发展的成就,回想起我们企业为祖国建设曾做出的贡献,我们老一代吉炭人深感欣慰。
    1521
    2016-11-2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