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炭园情怀 > 我的朋友圈
左移动 右移动
闫海涛  用真情书写人生
老刘的“五味人生”——记公司退休职工刘全海的酸甜苦辣咸
她在编织美的旋律-----访吉炭退休职工陈美珍
吉炭健美运动的领跑者------访公司健美运动爱好者柴德华
声如洪钟大吕  品德似铁如刚 ——怀念钟钢在吉炭的日子 系列(二)
声如洪钟大吕  品德似铁如刚 —怀念钟钢在吉炭的日子 系列(一)
炭园走出的画家-----追忆著名画家谷钢

闫海涛 用真情书写人生

作者:大华  涛子 对于家住吉炭山上小区91岁的老人逯淑琴来说,虽然相依为命的老伴20几年前早已撒手而去,一辈子无儿无女,但她的晚年却始终沐浴着幸福和阳光。因为在她的生活中有一名吉炭集团公司名字叫做闫海涛的普通员工一直把老人当生母一样照料,用他的真情书写出老人温暖的人生。 一次偶然,与老人结缘 事情要回溯到1984年春节前夕,当年单位在节前给每位职工发了10斤带鱼,而在本单位退休的逯淑琴老人家住距离单位10公里远的维昌街,身体也不好,无法前来取鱼。那年仅24岁的闫海涛知道了这件事后,便主动找到单位领导说:“逯师傅年岁大了,又没有儿女,要不我给她送去吧……”就这样,下班后他拿上鱼,骑着自行车直奔老人家。那年冬天特别冷,他事先也只从单位同志口中了解到逯淑琴老人家的大概位置。人生地不熟,东打听、西打听,一直到晚上7点多才找到了逯淑琴家。进屋后,闫海涛连冻带饿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半天才暖过来。见逯淑琴老人居住在一户仅有10几平米的平房里,由于缺柴屋里的温度低得冻人,墙上挂满了白霜,不大的土炕上还躺着一位60多岁的老伴,闫海涛心里顿时沉甸甸的。后来经他问询才了解到:逯淑琴老伴患半身不遂多年,老两口没儿没女,相依为命,一个月100多块钱退休金,既要维持家庭生活,还要为看病抓药,有时不得不依靠糊火柴盒贴补家用。从逯淑琴老人家回来后,闫海涛的眼前便总抹不去老人那悲苦的神态,帮助老人的想法油然而生。 主动承担起无助老人的家庭 闫海涛是个热心人,也是个急性子。自打第一次登门后没几天,他便又一次来到了老人家中。逯淑琴老人见是闫海涛先是一愣,后来在知道了他来意后,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回过神来的老人紧紧握住闫海涛的手,激动得久久不能平复。后来闫海涛在当天就把老人的屋里屋外彻底收拾了一遍,连院子里的积水和垃圾都清理了,整整忙活了一天。由于老人住的是平房,经济条件又差,一天只在做饭时烧两次火,屋里冷的站不住脚。为解决老人的取暖问题,闫海涛又忙着联系单位协助想办法。后来经联系,得知单位以前在孤店子农场烧锅炉时剩点煤底,他马上找来一辆车,又联系上了几个朋友赶到农场,扒开厚厚的积雪翻找煤底。可是时间久了,积雪和煤都冻在了一起,他们就用尖镐刨,再一点点地筛选。从早上8点多,一直干到下午4点多才终于把煤拉回了家。老人见他们累成这样,又感激又心疼,说什么也要留他们吃饭,却被他们婉言谢绝了。打那以后,闫海涛一有时间就往老人那跑,每月按时把退休金送去,担水、劈柴、买粮、求医问药的事也全都承担了下来。 除了上班,照顾老人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随着岁月的流逝,老人的身体也日渐衰弱。1987年夏的一天,闫海涛算计着逯大娘家的粮食吃的差不多了,下班后就立即赶往她家。但当他推开房门时便感觉不对!以往他一进屋,就能听到老人热情的招呼声,而这次却一点动静也没有。走进屋后,他看到逯大娘盖着被子躺在炕上,老伴守在一旁,因为身体行动不便,急得直抹眼泪。见闫海涛来了,老人像看到了救星一样,忙对他说:“你大娘好几天没怎么吃东西了,你快帮忙想想办法吧!”见此情况,闫海涛忙一边安慰老人别急,一边去邻居家借了手推车,推着逯淑琴老人去了医院。由于病情较重,老人当晚便住进了医院。安顿好一切后,他又急忙回到家中给逯淑琴的老伴做了饭。此后的一星期里,闫海涛更是起早贪黑忙着在两位老人之间两头跑。逯大娘病愈回家后,看见屋里屋外收拾得井井有条,老伴又被闫海涛照顾得十分周到,感动得哭出了声,连声对闫海涛说:“谢谢你孩子,真的难为你了……”而闫海涛听到后则信誓旦旦地对二位老人说:“大爷大娘若不嫌弃的话,以后就把我当亲儿子吧,我照顾你们一辈子!” 婚后小两口共同伺候老人 1985年,闫海涛与妻子张雅兰结婚了。在两人谈恋爱时,闫海涛就对张雅兰说:“我有两个母亲,两个父亲,咱都要对他们好。”因为此前张雅兰早就听说过闫海涛帮助逯淑琴老人的事迹,此时又见到闫海涛的认真劲,便对他说:“你就放心吧,我知道该怎样做。”此后,小夫妻便一同伺候老两口。 1986年,闫海涛的孩子出生后,他和妻子便经常在节假日里带着孩子去看望逯淑琴老人。多年来,几乎每逢重大节假日,一家三口便带上米面油肉,探望老人。与老人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带着老人一起逛公园,让老人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天伦之乐。一晃20几年过去了,闫海涛夫妻始终如一的照顾着逯淑琴老人的生活,而他们的行动也得到了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支持,全家人都热忱地为老人提供服务和方便。 帮助老人喜迁新居 因为逯淑琴老两口常年居住在破旧的平房内,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越来越不方便,闫海涛考虑他们的生活现状,1993年向单位提出了改善老人住房的申请,随后引起了单位的重视。没过多久,厂内便给二位老人调整了住房。为了让老人在新居中生活得愉快、舒心,单位领导又协助送来了油漆、涂料。闫海涛组织亲朋好友,把房间进行了粉刷,还根据老人生活实际需要,设计安装了橱柜,更换了相关器皿。为了让尽快搬进新居,他跟妻子为老人收拾房子,一忙就是半宿。待搬家时,即使老人没有什么东西,他还是雇了一辆汽车,把二老人高高兴兴地接进了新居。 1994年9月,逯淑琴老伴病重,住进了医院。闫海涛不放心让逯大娘护理,特意请了几天工龄假,不分黑白地守在老人床前。由于老人卧床时间过长,身体又胖,身上长了褥疮,闫海涛就去市里买来气垫,每隔1小时就给老人翻一次身,并经常擦洗,按摩。后期由于老人的病情严重,大小便失禁,有时接的不及时,弄得哪都是,但闫海涛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及时为老人擦洗,更换衣物,同病室的患友见了都不禁赞叹老人有这么孝顺的好“儿子”。后来老人因病去世后,闫海涛又忙前忙后张罗着直至将老人平安“送走”。 不久后,经过闫海涛的精心照料,逯淑琴老人的精神状态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恢复了往常。老人单身后,闫海涛更是一抽出时间就去逯大娘那看看,帮她做些家务,陪她说话唠嗑。 这些年来,闫海涛也曾面对过许多非议。有人对他的这种做法冷嘲热讽,有人说他精神不正常,更有甚者,说他心术不正,贪图逯淑琴老人的遗产。面对这些声音,闫海涛从未动摇过照顾逯淑琴老人的决心,一如既往地让这个爱心故事继续延续着。与此同时,闫海涛多年来无偿照顾逯淑琴老人的事迹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年来,先后被评为“吉林市精神文明建设标兵”、 “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好市民”、“雷锋式的好青年”、单位“十佳青年”等光荣称号。 每当有人竖起大拇指赞扬他的行为,闫海涛却总是谦虚的说:“我做的这些其实微不足道。只是当我每每看到逯大娘那股高兴劲,我的心里就觉得敞亮!”
  • 作者:大华  涛子 对于家住吉炭山上小区91岁的老人逯淑琴来说,虽然相依为命的老伴20几年前早已撒手而去,一辈子无儿无女,但她的晚年却始终沐浴着幸福和阳光。因为在她的生活中有一名吉炭集团公司名字叫做闫海涛的普通员工一直把老人当生母一样照料,用他的真情书写出老人温暖的人生。 一次偶然,与老人结缘 事情要回溯到1984年春节前夕,当年单位在节前给每位职工发了10斤带鱼,而在本单位退休的逯淑琴老人家住距离单位10公里远的维昌街,身体也不好,无法前来取鱼。那年仅24岁的闫海涛知道了这件事后,便主动找到单位领导说:“逯师傅年岁大了,又没有儿女,要不我给她送去吧……”就这样,下班后他拿上鱼,骑着自行车直奔老人家。那年冬天特别冷,他事先也只从单位同志口中了解到逯淑琴老人家的大概位置。人生地不熟,东打听、西打听,一直到晚上7点多才找到了逯淑琴家。进屋后,闫海涛连冻带饿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半天才暖过来。见逯淑琴老人居住在一户仅有10几平米的平房里,由于缺柴屋里的温度低得冻人,墙上挂满了白霜,不大的土炕上还躺着一位60多岁的老伴,闫海涛心里顿时沉甸甸的。后来经他问询才了解到:逯淑琴老伴患半身不遂多年,老两口没儿没女,相依为命,一个月100多块钱退休金,既要维持家庭生活,还要为看病抓药,有时不得不依靠糊火柴盒贴补家用。从逯淑琴老人家回来后,闫海涛的眼前便总抹不去老人那悲苦的神态,帮助老人的想法油然而生。 主动承担起无助老人的家庭 闫海涛是个热心人,也是个急性子。自打第一次登门后没几天,他便又一次来到了老人家中。逯淑琴老人见是闫海涛先是一愣,后来在知道了他来意后,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回过神来的老人紧紧握住闫海涛的手,激动得久久不能平复。后来闫海涛在当天就把老人的屋里屋外彻底收拾了一遍,连院子里的积水和垃圾都清理了,整整忙活了一天。由于老人住的是平房,经济条件又差,一天只在做饭时烧两次火,屋里冷的站不住脚。为解决老人的取暖问题,闫海涛又忙着联系单位协助想办法。后来经联系,得知单位以前在孤店子农场烧锅炉时剩点煤底,他马上找来一辆车,又联系上了几个朋友赶到农场,扒开厚厚的积雪翻找煤底。可是时间久了,积雪和煤都冻在了一起,他们就用尖镐刨,再一点点地筛选。从早上8点多,一直干到下午4点多才终于把煤拉回了家。老人见他们累成这样,又感激又心疼,说什么也要留他们吃饭,却被他们婉言谢绝了。打那以后,闫海涛一有时间就往老人那跑,每月按时把退休金送去,担水、劈柴、买粮、求医问药的事也全都承担了下来。 除了上班,照顾老人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随着岁月的流逝,老人的身体也日渐衰弱。1987年夏的一天,闫海涛算计着逯大娘家的粮食吃的差不多了,下班后就立即赶往她家。但当他推开房门时便感觉不对!以往他一进屋,就能听到老人热情的招呼声,而这次却一点动静也没有。走进屋后,他看到逯大娘盖着被子躺在炕上,老伴守在一旁,因为身体行动不便,急得直抹眼泪。见闫海涛来了,老人像看到了救星一样,忙对他说:“你大娘好几天没怎么吃东西了,你快帮忙想想办法吧!”见此情况,闫海涛忙一边安慰老人别急,一边去邻居家借了手推车,推着逯淑琴老人去了医院。由于病情较重,老人当晚便住进了医院。安顿好一切后,他又急忙回到家中给逯淑琴的老伴做了饭。此后的一星期里,闫海涛更是起早贪黑忙着在两位老人之间两头跑。逯大娘病愈回家后,看见屋里屋外收拾得井井有条,老伴又被闫海涛照顾得十分周到,感动得哭出了声,连声对闫海涛说:“谢谢你孩子,真的难为你了……”而闫海涛听到后则信誓旦旦地对二位老人说:“大爷大娘若不嫌弃的话,以后就把我当亲儿子吧,我照顾你们一辈子!” 婚后小两口共同伺候老人 1985年,闫海涛与妻子张雅兰结婚了。在两人谈恋爱时,闫海涛就对张雅兰说:“我有两个母亲,两个父亲,咱都要对他们好。”因为此前张雅兰早就听说过闫海涛帮助逯淑琴老人的事迹,此时又见到闫海涛的认真劲,便对他说:“你就放心吧,我知道该怎样做。”此后,小夫妻便一同伺候老两口。 1986年,闫海涛的孩子出生后,他和妻子便经常在节假日里带着孩子去看望逯淑琴老人。多年来,几乎每逢重大节假日,一家三口便带上米面油肉,探望老人。与老人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带着老人一起逛公园,让老人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天伦之乐。一晃20几年过去了,闫海涛夫妻始终如一的照顾着逯淑琴老人的生活,而他们的行动也得到了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支持,全家人都热忱地为老人提供服务和方便。 帮助老人喜迁新居 因为逯淑琴老两口常年居住在破旧的平房内,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越来越不方便,闫海涛考虑他们的生活现状,1993年向单位提出了改善老人住房的申请,随后引起了单位的重视。没过多久,厂内便给二位老人调整了住房。为了让老人在新居中生活得愉快、舒心,单位领导又协助送来了油漆、涂料。闫海涛组织亲朋好友,把房间进行了粉刷,还根据老人生活实际需要,设计安装了橱柜,更换了相关器皿。为了让尽快搬进新居,他跟妻子为老人收拾房子,一忙就是半宿。待搬家时,即使老人没有什么东西,他还是雇了一辆汽车,把二老人高高兴兴地接进了新居。 1994年9月,逯淑琴老伴病重,住进了医院。闫海涛不放心让逯大娘护理,特意请了几天工龄假,不分黑白地守在老人床前。由于老人卧床时间过长,身体又胖,身上长了褥疮,闫海涛就去市里买来气垫,每隔1小时就给老人翻一次身,并经常擦洗,按摩。后期由于老人的病情严重,大小便失禁,有时接的不及时,弄得哪都是,但闫海涛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及时为老人擦洗,更换衣物,同病室的患友见了都不禁赞叹老人有这么孝顺的好“儿子”。后来老人因病去世后,闫海涛又忙前忙后张罗着直至将老人平安“送走”。 不久后,经过闫海涛的精心照料,逯淑琴老人的精神状态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恢复了往常。老人单身后,闫海涛更是一抽出时间就去逯大娘那看看,帮她做些家务,陪她说话唠嗑。 这些年来,闫海涛也曾面对过许多非议。有人对他的这种做法冷嘲热讽,有人说他精神不正常,更有甚者,说他心术不正,贪图逯淑琴老人的遗产。面对这些声音,闫海涛从未动摇过照顾逯淑琴老人的决心,一如既往地让这个爱心故事继续延续着。与此同时,闫海涛多年来无偿照顾逯淑琴老人的事迹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年来,先后被评为“吉林市精神文明建设标兵”、 “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好市民”、“雷锋式的好青年”、单位“十佳青年”等光荣称号。 每当有人竖起大拇指赞扬他的行为,闫海涛却总是谦虚的说:“我做的这些其实微不足道。只是当我每每看到逯大娘那股高兴劲,我的心里就觉得敞亮!”
    1607
    2017-01-13
  • 作者:徐英华  涛声 如果说刘全海是吉林市磨刀第一人,可能会有好多人不服,可十几年前在我市开办第一家磨刀铺“汗滴石磨刀王”倒是真的,店面不大,却开进了闹市区。 开业当天,看热闹的人们把现场围个水泄不通,老刘为了烘托气氛,还特意邀请了鼓乐队、秧歌队助兴。这事本来就挺新鲜,而且又来了一招——当天还搞起了首届磨刀大赛。虽然参赛的都是磨刀高手,但老刘却牛气地说:“谁磨刀要是超过了我,谁就可以把我的牌匾砸了!”如果你没听过吉炭有这么一位“牛人”?那么就此随笔者一同走入他那鲜为人知的“五味人生”。 天资聪颖 处事讲求谋略 1946年,刘全海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当时家家生活困难,刘全海也不例外。从小就经历了吃苞米面、大白菜、土豆的困境,记事那阵,他就开始捡煤核贴补家用。小小的年纪,凡他能干的活他都干过,而且每样活他干得都利利索索,像摸像样。他从小就有个钻劲,学习成绩特别好,15岁那年就学会了给平房“挂瓦”的活,16岁就能自己给平房苫草了。邻居家房子漏了也找他来帮忙,他二话不说,起身就去。后来老刘考上了高中,本来喜欢研读政治、经济学书籍的他,却在其后响应当时的号召,下乡到了舒兰县永胜公社,当起了知青。 1971年,刘全海在农村的生活越来越苦,主食吃的是特粗的玉米面,就着咸菜萝卜煮豆腐渣,一个永远不变的菜谱,连烧炕做饭的柴火都没了着落,好强的刘全海就想:“这样下去,大家不都扔在这了吗?”于是他毛遂自荐当了户长,没想到打这之后,集体户就仿佛一下子从地狱上了天堂,集体户的柴火垛堆积的像山一样似的。 光有柴伙不行,得有粮食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看到生产队里有许多荒地没有开垦就和户友们偷偷地开了个小片荒。要知道当时随便开小片荒是不行的,发现了会问罪,可他却没管这些,他有他的“招法”,谁要是问他为啥开地,他便说:“我们户里搞试验田呢!”这样一说,就谁也不过问了。可实际上,刘全海把能种上的粮和菜全都种上了。那年夏天,集体户丰衣足食,把余下的菜卖掉,又买了头猪杀了吃。 随遇而安 机会让给他人 1972年,有一部分下乡知青返城上班了,但刘全海整天跟没事人似的,好像不关他的事,他既不着急,也不着慌,像是要在农村扎根,该出工出工,该玩玩。那年月,对返城知青的名额是有限制的。有一次,生产队通知刘全海返城,可刘全海看到户里有几个同学神情忧郁的样子,就笑着对着他们说;“谁回城你们定,我不着急回家。”结果那次让给一个整天哭咧咧的同学回城了。此后又有几次回城机会,可他都让给了户友。一提起这事儿,他便对户友们说:“急啥呀,在哪不一样活着,在乡下锻炼锻炼没坏处……” 刘全海清楚地记得,第一批返城青年走那天,他仍扛着锄头出工。铲地时正好看见同学们走,他挥舞着锄头大喊;“我为你们送行了,走好啊,哥们儿!”此后,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刘全海才接到通知,让他收拾一下,马上返城。直到这儿,他才离开了农村,成了户友中最后一个离开那块乡土地的人。 施猪肉计 三天完成收割 1972年秋天,刘全海结束了知青生涯,被抽调到了吉林炭素厂。按当时的政策,返城知青要从干零活做起,去农场锻炼一下才能进厂工作,于是他又进了农场。 在农场里,刘全海看见场长望着大片大片的稻田一筹莫展,蹲在地上唉声叹气,他便猜出了个究竟。要知道返城知青都不是省油的灯,哪个都不好惹,本来下乡窝着一股火,而今又来到农场割地,如果分工不慎,肯定会惹出乱子。想到这些,他便对场长说:“给我三天时间,保证地里的水稻都给你拉回去。这三天,我当场长,所有的人归我管,你只要当好我的后勤班长就行,但你得先宰头猪……” 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刘全海心里清楚,返城知青们肚子里缺油少水,干活没有激情,而他更知道该怎么把这些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事后,果不其然。三天后,地里的水稻全都归拢到场院,刘全海的场长自然也就卸任了。 正式入厂后,他被分配到供应科当装卸工。吃苦耐劳的他在一次卸钢材中,竟用力过猛把手中的杠子撬折了。四个人抬圆木,他也总是抢前杠抬,就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一样。后来因为他工作出色,不久就被调到运输科当了一名火车的二司炉。到了那儿,他一有空就研究起工厂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分析,他发现石墨化车间是厂内的耗电大户,如果把这个环节控制好了,一定会节约很多电费!一想到这儿,刘全海的心又活络了起来。调入了石墨化车间后,他直奔一直研究的装炉岗位,在岗位中连续工作了20多年。20多年里,他把精力全都投入到了岗位中,研究怎么装产品搭配更合理、怎么装产品不浪费空间、怎么装产品省电,怎么装产品能减少电阻…… 通过不断实践,刘全海越来越发现其中的学问。此后,为了研究透工艺,他一有时间就往厂里图书馆那跑,看有关炭素生产方面的书籍,同时涉猎热力学、物理学和化学方面的知识,用了九年的时间自修完成了大专课程,直至30岁才成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全海多年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大都被工厂采纳,名声大噪,热情的工友们平日里都称他为“刘工”。 南下救灾 他成了穷光蛋 1998年,他因工伤病退回家。也就在这年,他通过媒体得知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他每天都关注抗洪救灾的电视节目,当看到抗洪战士们抢险救人的一幕幕,特别是有的战士由于长期困在水里,周身大面积溃烂时,刘全海感到十分心疼。随后,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南下,其后买药、熬药,花去近一万元的积蓄,准备妥当后,才背起熬好的中药膏,孤身奔赴灾区。 刘全海乘车来到湖北鄂州后,下车一看才发现,原来连楼房和电线杆都泡进了水里。那一次,他只带了500元钱,身上只有烘干的肉皮做的干粮。见到那个场面,他甚至想过:这一来,自己兴许真的就回不去了。 投入救灾工作后,起初当地人并不认同他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当地的医生,经常还用一些医学知识考他。可是刘全海早对自己配的药方了如指掌,后来连医生都对他越来越信任,被他的崇高品德所感动。有一次,当地民政部门的负责人找来几个患溃烂病的灾民让他救治,经他施救后,患者没出3天伤口就逐渐愈合了。见刘全海的药确实管用,当地民政部门就派了两名医生和一辆专车拉着他为灾民治病。别说,只要他配制的药往患者身上一抹,皮肤第二天就“绷皮了”。 后来武汉军区的一位领导接见了他,这位领导给刘全海颁发了“救死扶伤英雄证书”,当地政府也给他颁发了荣誉证书。 虽然南下之行让老刘几乎花掉了全部积蓄,成了一名“无产阶级”但每当他喜滋滋的拿出荣誉证书向他人展示时,脸上那幸福的表情就如同掷地有声地说:救他人于为难,永不后悔! 穷则思变 他成了磨刀王 回到吉林不久后的一天,刘全海偶然发现磨刀的生意挺好,就在心里琢磨:“这活我也能干啊!”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老刘早年腿部有伤,无法长时间站立工作,但磨刀的活正好可以坐着完成。这样一来老刘便暗自打定了主意,回家着手准备工具磨刀去了。 回家后,刘全海先动手做了一个安装磨刀石和砂轮机的木凳,准备了瓶子、刷子之类的磨刀用具,可当时连买手轮砂轮机所需的28元钱他手里都就没有,最后还临时向同学借了30元,忙着跑去买了一台砂轮机。 第二天天没亮,老刘便早早地准备了工具,准备大干一场。因家住哈达湾,熟人多、有点放不下面子,于是他吃过早饭后,直奔江北一带。开始遛活的时候,他喊都不敢喊,路过饭店和住家时,只用很小的声音问人家;“磨刀不?”虽然磨刀手艺他早年前就已经琢磨透了,但第一天的生意仍是太难了。 就这样,在走走停停、喊也不敢喊的第一天里,刘全海的手艺还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那天下来挣了20多元。晚上当他把挣来的钱一分不少地交给妻子时,妻子乐得直拍他,一个劲儿地说;“老刘,你还真行!既然你有能耐在外面赚钱,往后就好好磨刀吧。”这事虽然已过去了十几年,可时至今日刘全海还清晰记得第一天磨刀时的情景,也正是从那以后,他便一门心思地琢磨起磨刀手艺了。 刘全海磨刀凭的是诗外功夫,他学过力学、几何学、热力学,也善于分析各种刀具的材质和研磨方法,因此时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他家里有大小磨石几袋子,徒弟来他家,他给徒弟的见面礼便是磨刀石,当问及刘全海的磨刀经验,他总是这样说:“经验是从用刀人那学来的。” 时下,刘全海虽年近古稀,气力也今非昔比,但他却已经达到摸磨、卧磨、侧磨和竖磨都得心应手的程度。一把刀拿到手里搭上一眼,他就知道钝在哪里,怎样磨才能既锋利又耐用。 如今,在吉林市的大街小巷、在同行和顾客中,大家都知道江城有个“磨刀王刘全海”,虽然他看起来总是衣着不整,说起话来经常口若悬河,可他心里却仍然时刻惦念着那些低收入群体和下岗工人,他常说:“现在年龄大了,有点干不动了,但我想把这点手艺全都教给那些还没有生活能力的人……”看到那一个个被他义务收录的徒弟们凭着手艺自食其力、改善生活,刘全海总能感到十分地欣慰。
    2412
    2016-11-30
  • 作者:徐英华     舞台上由八名女演员表演的舞蹈《珊瑚颂》,把当年吉炭举办的“庆三.八”时代之声演出推向了高潮。演员们淋漓尽致的表演不时博得观众们对阵阵掌声。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职工感慨地说;“一个基层单位演员的演出,演的这么专业,能引起这样大的反响,实在难得……”带着浓厚的兴趣,我采访了这个舞蹈的创编者、一位回到吉林探亲的上海知青、炭素厂原301车间女工委员陈美珍。     陈美珍现已60多岁,但依然充满着朝气。她身材娇小,若从她的身材上权衡,很难想像她当年竟能编导出那么好的舞蹈。《珊瑚颂》舞蹈的创编距今已有28年,也不知道她是否还会忆起当年的情形。于是,我对着此刻正坐在我面前的她说:“当年你创编的那个舞蹈,至今还让看过的人津津乐道,能谈谈你是怎么创编的吗?”她的眼睛闪烁了一下,用带有上海韵味的普通话说:“哪像你们说的那样好啊!”说着她温情地瞥了一眼右边白墙略有所思,随后才缓缓说道:“《珊瑚颂》这只曲子取材于电影《红珊瑚》,这个曲子虽然创作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现在听起来仍有一种魅力和亲切感。我从小就喜欢唱这首歌,这些年来它也一直在我耳畔回响。当年的我就觉得这只曲子最能表达我们的心声,于是就根据单位几名女工的素质情况,创编了那个舞蹈。没想道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演出得那么成功!”望着眼前已近古稀的她,那明亮的眼神中仍闪烁着对舞蹈艺术的执着与追求,我不由得暗生倾佩。于是又问了许多关于她和舞蹈的不解之缘,这才了解到,她自幼喜爱舞蹈艺术,小学三年级的时就考取了上海市少年宫舞蹈班。从小的艺术熏陶和练就的基本功对她以后的帮助很大,上中学时被文艺队选中、到了工厂又被选为舞蹈演员。这些年来,除了参加一些演出外,还创编了许多舞蹈节目。八七年的时候还在《美在生活中》的汇演中获得过编导奖;八八年的“健美操”又获得了最佳节目奖。说到这儿,她看了看自己的身体,感慨地说:“岁数大了,身体也不行了,只好退到后台了,在上海,我还组织一些老姐妹们跳老年舞呢,我还要用我的余热,发最大的光,来充实我的生活!”     临行前,我问她今后还有什么打算时,她回答说:“我不是专门从事舞蹈艺术工作的,可是我热爱这门艺术,它是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吉炭工作了这么多年,吉炭的文化对我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舞蹈伴着我长大、吉炭培养我成长。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能把吉炭的精神融汇到舞蹈之中,带到生活中去,把它们带出吉林、带到上海,通过我创编的舞蹈向大都市的人们展示我们吉炭特有的文化。”
    1670
    2016-11-08
  • 作者:徐英华 起初,小柴搞起健美运动的时候,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直到听说他多年来一直坚持健美这项运动,并取得过健美大赛季军的成绩时,才为之愕然。一个本是从事体力劳动的普通工人,是怎样在另一项展示力与美的运动中取得骄人的成绩的呢?带着几分崇敬,我走访了这位年过50的健美季军获得者。  柴德华原是吉炭有限公司压型车间电子配料班班长,公司改制后,进入吉炭集团。虽说我们当年同做过团的工作,但对他并不十分了解,只肤浅地知道他曾搞过健美,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八月的一天下午,我来到了他的家,恰巧碰上他正赤着上身享受灼热的日光浴。 “呵,好一个健美的身躯,好一尊古希腊的雕像。”我说明来意后,他把我让进屋里。室内的设计和东西的摆放都很讲究,墙上挂着《蒙娜丽莎》画像,书几上摆放着米隆的《掷铁饼者》泥朔,只有地上放着的几件尚未拾起的健美训练器械证明着主任那坚持多年的兴趣爱好。待我落坐后,他喃喃地说;“其实我没什么可写的,年龄渐渐地大了,精力和力量不如从前了,虽说后来又参加了几次比赛,但成绩都不算理想……”不知怎的,眼前的这位健硕的汉子竟让我感觉有几分羞涩,一点也看不出这位就是“江城杯”健美季军的获得者。我有些纳闷,按常理说第一次参加过那样有影响的大赛,就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应该高兴和喜悦才是,可是他的神情却似乎是对自己取得的成绩并不满意。沉吟片刻,我们才又无拘无束地聊了起来,他告诉我说,他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走上健美之路的,之前他曾考了几年的电大,却终因底子薄而落榜,那时的他感到生活没有乐趣,彷徨、寂寞,占据了他的心头。直到有一天,他在街头的书摊前看到了《健与美》杂志,随手翻看起来,哪成想杂志中的国外健美明星的照片一瞬间像磁石样的吸引了他的目光。于是他当即买了一本,把图片剪下贴在墙上,百般欣赏,声声赞叹,由衷地希望自己也能用有一付突凹清晰的肌肉线条和钢浇铸铁般健美的身躯。恰巧这时吉林市青少年宫举办健美学习班,他便带着一种好奇和向往报了名,没想到经过短暂的学习生活后,让他进一步对健美运动深深着迷。学习班结束后,他利用在学习班中学到的要领一天天地练了下去,从此便与健美运动结下不解之缘。“那你为什么偏偏爱上这项运动呢?”我不解地问他,而他一边挥着臂膀一边回答我说:“这三言两语也说不清,虽说很多人对搞健美运动不理解,不过我觉得人无论做什么或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总得有一个蓬勃向上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要充分体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我搞健美运动,正是因为它可以作为我精神生活中的一种补充。”他望了望窗外,又意味深长地继续说道:“人没有精神追求就无法活啊。”望着他的神情,我不禁暗暗地佩服他执着的精神追求。“你看!”他指着书几上摆放着的《掷铁饼者》对我说:“它对我的影响很大,从这幅作品中,我看到了米隆的追求,也看到了男子汉的刚毅和挺拔不屈的性格,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向上的力量……”我静静地感受着他的话,几乎要为他的这段话起身鼓掌。过了一会儿才又问他:“那你搞健美运动,家里的人同意吗?”他没有立即回答,只是淡淡地笑笑,随后指着书几的玻璃板下的两张健美画像说;“就剩这两张了,其余的都被家人撕了。当年我妈还说过,挺大的人,光着身子让人家看个没完,有伤风俗……”     “江城杯”健美大赛,是我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参加人数多、范围广,集中了地区内健美界的各路精英。当我就如何评价这次大赛时,他回答说:“我认为这次大赛的水平还是挺高的,它集中了吉林市的各路健美高手,有些运动员的实力完全可参加国家级的比赛。我坚信,只要我市的健美运动坚持健康地发展下去,在全省、全东北乃至全国必定会有立足之地。”“那你对自己在那次大赛中的表现怎样看?”我问他。他摇了摇头轻声回答道:“不理想啊,不理想,就我的实力而言,我认为我完全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可是,由于自己的表现功力不足,初次参加这样有影响的大赛,心里素质、表演经验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那你今后还有什么打算吗?”我又问他。“虽说我十分喜欢健美运动,但我首先还是要把我的工作做好。工作之余,我会继续训练,不管别人对我怎么品头论足,我都会坚持我的这种追求。如果有条件的话,我希望参加更大型的比赛,我的目标就是冲出地区,走向全省、全国,夺取冠军!”他的话铿锵有力,充满了自信。令我也深深体会到,眼前这个雄心勃勃的勇士,除了拥有着英俊的面孔和坚实的臂膀外,那隆起的胸脯和强健的肌肉里更奔涌着吉炭人灼热的血浆。 采访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我反复回味着他的话“人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应该有一个蓬勃向上的追求……”多么坚毅的品质啊!我默默地为他祈福,但愿他在健美运动的路上,一如既往,勇猛拼搏,也由衷地期待他在不久的将来,捧回那向往已久的冠军杯。 是的,冠军杯——我们期待着。
    1742
    2016-10-25
  • 作者:徐英华 钟刚简介     钟刚,吉林省海龙县人,大专学历。     1972年从长春冶金地质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吉林炭素厂。由于具有播音的天赋和对广播事业的热爱,1978年钟钢跨进了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的大门,开始了他的播音和主持生涯。从播新闻到播专题,他都刻苦钻研字字斟酌,在多年的播音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1987年,钟钢开始了少儿节目的编导和主持工作,成为吉林市的少儿广播节目的开拓者。从此,少年儿童的广播不再只是《星星火炬》和《小喇叭》,江城有了“钟爷爷”。     由于他在少儿广播节目有了突出的贡献,1988年,被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招入门下,收为自己的惟一的弟子,成为当时全国广播界的佳话。1990年,随着广播节目的改革,吉林市电台开辟了一档全新的栏目《空中度假村》。钟钢又在这一新兴的节目里施展才华,他以自己的风格赢得了众多的听众,该栏目也成为当时收听率最高的广播节目。1996年,中央电视台青少部的负责人听说吉林市有个“钟爷爷”。随后,钟钢加盟央视的《大风车》,与鞠萍、董浩和刘纯燕一起,成为《大风车》的四大主持人,《钟爷爷讲故事》讲到了全国。     带着央视少儿节目的经验和理念,1998年,钟钢回到了江城。在吉林市电视台创办了青少部,开辟了江城自己的青少年电视节目,他开办的《三色太阳》成为了知名的品牌栏目,深受江城青少年观众的喜爱。由于钟钢对少儿广播电视事业的特殊贡献和在全国业内的影响,他于1991年与央视的赵忠祥、沈力、杨澜等国内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一起,荣获了全国主持人金话筒开拓奖。钟钢还曾先后荣获吉林省劳动模范、行业拔尖人才和政府特殊津贴等多项荣誉。2006年3月16日21时35分,钟钢因病与世长辞,享年52岁。 (接上篇)     对酸,钟钢说:“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滋味,你要把酸当作发酵剂,变成你前进的动力。”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钟钢初到电台时,播了一段时间的天气预报。别的播音员念完稿都加上自己的名字,说刚才这篇文章是某某播报的,只有天气预报不露名,有点像球场上的“板凳队员”。我想当时他心里肯定有点儿酸。那时的播音不像现在多样化,男播音员都学夏青、方明等名家,女播音员都学葛兰、虹云等人。你想来点别的,搞点花样肯定会被视为“非正统”。钟钢的声音有他的特质,怎样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他经常思考的一件大事。有一次我们闲谈时,扯到了梅兰芳如何成为一代宗师的,他很有感悟。他从办《小红花》栏目给孩子们讲故事开始,到成为孙敬修先生的关门弟子,他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记得他跟我们几个弟兄们说,他刚拜孙老为师时,拿出他讲得儿童故事磁带,孙老听后说,“你是我收的最后一个徒弟,却比我教的第一个徒弟还像我。”孙老的评价使他信心大增,也使他对声音的钻研更加用心,更加刻苦。听他在广播里,电视里的朗诵也好,播音也好,我认为那还不是他的绝活。他跟我说过,他能有名有姓的模仿三四十个名人的声音,我半信半疑,直到有一个酒会,大家让钟钢来个“绝活”,借着酒劲,他起来说了一段大家都熟知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有个大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这么简单的几句话他重复说了七遍,每一遍苍老一点,最后一遍像百岁老人,博得满堂喝彩,齐赞曰:不愧为全国“金话筒”。 钟钢常说:“一个人能不能被人理解,一个人的价值能不能被人正确评估,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的价值是不是社会需要的。在人生进程中可能会被“凉”一会儿,心里可能感觉有点酸,这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滋味嘛!有了它才五味俱全,人生才算丰富多彩,人们最喜欢吃的好馒头在出锅之前都曾经是酸的。” 对甜,钟钢说:“过程的细节决定成败,只要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有什么样的结果不必过于在意。” 钟钢得过多少奖,我说不清,估计他也难以准确回答。因为他获得的大大小小奖项太多了。我只记得他获得过两次全国“金话筒”奖。他的《小红花》栏目获得全国少儿节目七连冠,曾被评为吉林省拔尖人才……他获这些奖时好像没有什么惊喜。以前,一个月内我们三五个好友总要喝个几次小酒,而他获奖时从却未找过我们举杯庆贺一番,都是在我们去他家之后,看到书架上又多了个奖杯或证书什么的,问他,他才随口一说,全不在意。 1991年,他开播《空中渡假村》,因为是全国第一家直播节目,当时在全国引发热烈反响,当时吉炭也有人应邀当过观众。那些天他真是忙坏了,我真猜不透他哪儿来的那么多的精力,哪儿来的那么多的知识和阅历。因为那是个杂志性的大板块节目,不但天天要有新形式、新内容,而且还要天天回答听众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这是常人难以应付的,而他却能做到天天精彩、妙语连珠。那段时间,我们经常在一起喝酒(当时只能在他家,他的工资也就是一百元刚出头),可以说,他极为兴奋,海阔天空,由衷的大笑,言谈间充满了自豪和幸福。记得是1992年2月12日,我从党校毕业回单位仍担任团干部,他便邀请我和吉炭的团干部们参加了一档直播节目。在节目中,我还代表吉炭人说了几句祝福家乡的话。他也说:“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吉炭对我的培养,是吉炭精神一直鼓舞和鞭策着我。”……《空中渡假村》栏目停播后,我才知道,他早当上了电台文艺部副主任,这个节目也被全国广电系统评为节目主持人“开拓杯”金奖。这件事,在我们多次接触中他从未提到过。 连获大奖都不觉得甜,那什么东西他认为是甜呢?是熟人、是朋友。同事们称赞他时,他总说:“行了,别说这个,说点儿别的吧。”以前,一有机会我经常同他一起乘出租车去饭店,大概有十几次碰到这样的情况:的哥或服务员们听到他那特质的声音,总要忍不住回头看看,等我们下车付款或结帐时,他们都真诚的说:“钟老师,我是从小听您故事长大的,今天算我有幸,这钱咱说啥也不能要。”每当这时,我都会看到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在我看来,他不太注重金杯银杯,反而很注重百姓们的口碑。 在我的记忆中,钟钢做事认真,追求不懈,力争完美。他的本职工作使他更加深刻理解细节决定成败。播音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精雕细刻,每个字在句中的作用,怎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等。钟钢说:“所谓刻苦钻研,就是对细节的创造,只要细节成功,结果给个什么奖励都是次要的,因为你在细节上已经有了创造,有了收获,已经提前获得奖励——你又突破了一个新的难题,你的实际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 钟起福为什么成了钟钢,他说:“是吉炭301车间这片神奇的土地养培了我,使我终生受益。” 这样的话,钟钢不只对吉炭人讲过,我听到他在很多公开场合,甚至他的工作汇报里都提到过。吉炭301车间到底给了他什么,使他终生难忘和常怀感恩之情呢?用他离开吉炭成名以后常说的一句话,就是“301车间有个好氛围,有一大帮有着正能量的好哥们儿,我有今天,就是我血液里始终有301的无形资产。”这大概就是以前人们议论的301有一种无形文化吧。 这些天钟钢和301始终在我们脑海里出现。从301出来的人很多,无论干什么,干得都不错,比如,前吉林省副省长李介车,前甘肃省常务副省长郭琨。当公司级领导的更是不计其数。而他们又都忘不了301,每每到重要的节假日也都来函、来电或通过其它方式对吉炭、对301给予问侯。这种现象不断的重叠、凝聚,301文化的核心内涵在我们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追求、责任、热情。 追求:就是为了理想,永不放弃,再苦再累也不后退,再难再险也要奋力前行。 责任:上级交给你一项工作,你就要人在阵地在,守土有责,认真做好。 热情:对工作、对同志、对朋友都要有火一样的热情,这种热情是真诚的,是负责任的。 这几样东西不仅仅在钟钢身上存在,别人也认同。 当前,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国梦”,我认为301文化现象也含其中。 我想,钟钢也许从站在人生起跑线之际,就开始了忘我的全力冲刺,以至冲到人生终点,自己竟浑然不觉,他才52岁,实在令人痛惜。 钟钢不在了,但他的声音、他的故事不但会感动同代人,也会激励后人。 钟钢,他的声音永恒。                                                             2016年8月20日  
    2830
    2016-10-19
  • 作者:徐英华 钟刚简介 钟刚,吉林省海龙县人,大专学历。     1972年从长春冶金地质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吉林炭素厂。由于具有播音的天赋和对广播事业的热爱,1978年钟钢跨进了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的大门,开始了他的播音和主持生涯。从播新闻到播专题,他都刻苦钻研字字斟酌,在多年的播音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1987年,钟钢开始了少儿节目的编导和主持工作,成为吉林市的少儿广播节目的开拓者。从此,少年儿童的广播不再只是《星星火炬》和《小喇叭》,江城有了“钟爷爷”。        由于他在少儿广播节目有了突出的贡献,1988年,被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招入门下,收为自己的惟一的弟子,成为当时全国广播界的佳话。1990年,随着广播节目的改革,吉林市电台开辟了一档全新的栏目《空中度假村》。钟钢又在这一新兴的节目里施展才华,他以自己的风格赢得了众多的听众,该栏目也成为当时收听率最高的广播节目。1996年,中央电视台青少部的负责人听说吉林市有个“钟爷爷”。随后,钟钢加盟央视的《大风车》,与鞠萍、董浩和刘纯燕一起,成为《大风车》的四大主持人,《钟爷爷讲故事》讲到了全国。     带着央视少儿节目的经验和理念,1998年,钟钢回到了江城。在吉林市电视台创办了青少部,开辟了江城自己的青少年电视节目,他开办的《三色太阳》成为了知名的品牌栏目,深受江城青少年观众的喜爱。由于钟钢对少儿广播电视事业的特殊贡献和在全国业内的影响,他于1991年与央视的赵忠祥、沈力、杨澜等国内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一起,荣获了全国主持人金话筒开拓奖。钟钢还曾先后荣获吉林省劳动模范、行业拔尖人才和政府特殊津贴等多项荣誉。2006年3月16日21时35分,钟钢因病与世长辞,享年52岁。     时间荏苒,转眼间,钟钢开我们十年了,从公元2006年3月16日起,人们就再也听不到钟钢的声音了。这天,他带着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眷恋永远的走了……     人们议论钟钢,惋惜钟钢,首先是对他的声音的迷恋。的确,他对语言艺术的表达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创造。听他讲儿童故事,你会感到他是一个饱经沧桑而又慈祥的“钟爷爷”;听他对大量改革专题片的配音,你会感到滚滚的沉雷和声声的号角,让人拍案而起,奋力前行;听他对古诗和散文的朗诵,你会有风吻青山,润物细无声之感。毫不夸张的说,听钟钢的朗诵和配音,实实在在是艺术的享受。可惜,这些都已经化做天籁之音,只有他的光碟和录音留存在世上。     在为钟钢送行的路上,同行们说他干得风光,走得风光;说他干了很多事,还想干更多事;说他不幸英年早逝,留下足迹鞭策后人……     回忆起当年的那一幕,虎牛沟广场上阴云密布,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人们叹息、扼腕、顿足、痛苦。哀乐声中,钟钢驾鹤西归,渐行渐远……     原本是吉林炭素厂一名普通职工的钟起福(钟钢的真实姓名),怎么变成了江城名人、让人爱戴的钟钢了呢?作为与钟钢交往多年的好友,这么多年我经常陷入沉思。我们交往数十年,从未间断,他前行的路上,每个脚印上都有着鲜活的故事,让人难以忘怀。我们不是从事播音工作的,当然写不了他是如何拿到全国“金话筒”奖的业务传记,就说说我们饭后茶余接触的钟钢吧,也许这更能真实地反映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算是《钟钢外传》吧。那就先从钟钢的苦辣酸甜说起吧。     对苦,钟钢说:“年轻时吃点苦,会是你终生受益”。     我刚认识钟钢时,是在年70代中期,那时我刚接替死去的父亲接班来厂工作,我住在厂区,他家住在一幢铁路住宅的平房里,全家6口人挤一铺大炕。钟钢的父亲是吉铁材料厂的一名科长,全身充满那个时代“布尔什维克”的味道。记得当时有一次在他家吃饭,我提议等他父亲下班回来一起吃,他妈说:“你钟叔今天在单位陪领导吃饭,咱们先吃吧”。我们没吃几口,他父亲就回来了,脱鞋往炕上一坐便说拿酒来。他妈问:“你没陪领导吃饭吗?”他父亲说:“我只吃了4口拉皮,喝了一个牛眼珠(酒杯)不到4角钱,不像那些人交了5角陪餐,吃了5元钱东西,人到什么时候都得自费”。然后他父亲端起酒杯与我们畅饮,喝了有半斤。这件事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至今脑海还浮现出他父亲那种义正辞言的形象。有这样的父亲,家教肯定很严。     “文革”期间,他父亲不允许他出门,让他在家整天练仿宋字,以至成了名人的钟钢,写起字来还是一笔一划,方方正正。每当看到我在纸上草上飞时,他总忍不住说:“我就不会写连笔字,有时候灵感一闪即过,等写到需要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他的家庭经济条件极其一般。结婚前他自己动手做高低柜、沙发。把砖棚子砌上炕,裱糊一番就成了新房,冬天四壁寒霜。很难想象,就是在那间房里,他竟手抄了《李白杜甫诗选》、《陆游诗选》等等。在我的文友中,他是手抄本最多的一个。     钟钢于1972年分到吉炭301车间一工段,工种是破碎,俗称“打大块”。这活很脏、很累,但一有空闲,他就利用工余时间跟开抓斗天车的师傅打得火热,并乘机学会开抓斗,直到他离开吉炭,也从没听他说过煅烧炉的活脏、热、苦、累,每天都精神饱满的上班。在他离开吉炭之后,301的那些有点爱好的人经常小聚,也从未听到他对吉炭的艰苦有过抱怨。相反我几次在电台、电视台都听钟钢对新来的同事讲:趁年轻时吃点苦,多学点本领会让你终生受益。我还听到钟钢不止一次地对他儿子说:“真应该把你送到吉炭301车间干个三、五年,出来肯定出息。     钟钢对生活中的磨难表现出一种豁达,能主动把磨难当成磨练,这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对辣,钟钢说:“挫折是最珍贵的学费,它能让你终生不忘”      钟钢一分到班组,他的天赋就立刻被发现了。班里让他天天读报,他也非常喜欢这个“额外差事”,每篇文章都读得抑扬顿挫,非常投入。对此,我也常对他说,“你是301车间个人兴趣与革命需要结合最好的人,不同的是,你把兴趣变成了追求,你把兴趣扩大成了事业,所以你成了钟钢。     钟钢报纸念得好,被厂广播站知道了。正好当时的女播音员请长假,经请示就把他借到广播站帮忙。在那里,他每天喜形于色,匆匆忙忙,真想要好好干一番。干到快要4个月的时候,有一天中午,厂革委会领导开完会到食堂吃饭,路上听厂广播喇叭传出一个洪亮男中音,有个领导就问是谁?有人回答说是301的工人,叫钟起福。又有个领导问他多大岁数,回答说他二十几岁。这位领导当时就指示,“这么好的岁数不正是在301出力的时候吗?这不是浪费人才吗?快点换女的吧。”第二天,厂广播马上就换了人。     那几天钟钢的脸色不好看。但过几天他便想开了,对我说:“领导说的也对,像我这么大的小伙子不抡大锤,去念报纸,谁能没意见?”说来也巧,十几年后,我厂要晋国家二级企业,需要有一部电视专题片,工厂把钟钢找来配音。厂领导审完片后,李圣华厂长问:“这声音这么好是谁配的?”有人说,这是原我厂的钟钢、301的钟起福,李厂长当时拍了桌子说:“这样的人才怎么能放呢?”在场人只好讪笑一下,“当时你不是没当厂长嘛。”     可以说钟钢当时没有当上吉炭广播员,是因为“革命需要”让他当上了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实在是被“辣”了一下。无独有偶,他在电台工作时又被“辣”了一下。  刚粉碎“四人帮”时,有部话剧是宗福先写的叫《于无声处》,在社会反响挺大。钟钢当时在电台播音组当播音员,他感到当时市电台的节目形式太单调,就自己动手把宗福先的小说《入党》改编成了广播剧。我下班后随便到了他的家,看来他是一夜未睡,进屋时只见他光着膀子,可能写得太累了,一张满族的长条饭桌两腿搭在炕面上,两脚蹬在炕墙上,桌面倾斜,一炕稿纸,嘴里还说“快了,快了。”我一看有一百多页。电台领导看了很满意,不几天就配备人员开播了,我听后感到还真挺好,心想这回他该露脸受表扬了。  过几天我又去看他,以为他会得到嘉奖而兴高采烈,兴许还能混顿小酒。没想到他的脸色如同当年没当上播音员一样。我问他为啥,他说,“别提了,我满以为咱做的是好事,不要名,不要钱,但别人认为咱是出风头。”他说,“播音组的人说,你是播音员,不安心自己的本职工作,搞什么剧本?荒了自己的地,种了别人的田;文艺部的人说,“播音员搞什么剧本,编辑写什么你就念什么得了,你要能写剧本,还要我们文艺部干什么?”  是的,这事谁听了都生气。这是我所知道的钟钢两次尝到“辣”的滋味。但是我很少听到他对这些事的抱怨,特别是成名之后,偶尔有人提到,他总是哈哈一笑:“那算多大个事呀!”他经常说,人生受点挫折,只要能正确对待,坏事就能变好事。特别是年轻时,多受点挫折比多受到表扬让人进步更快,挫折是你付出的最珍贵的学费。让你终身不忘,一生受益。
    3401
    2016-10-18
  • 文章作者:徐英华 谷钢简介: 谷钢,1942年生于吉林省,1958年参加工作,1961年在201厂工会从事美术宣传工作。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担任吉林艺术学院、辽宁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从60年代开始,创作的作品曾先后参加第四、六、九、十届全国美展,全国纪念建军、建党美展,首届中国油画展,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全国水彩画,全国粉彩画等展览。 所获的主要奖项有:全国宣传画展二等奖、和平与正义国际美展铜奖、全国写生画展佳作奖、首届全国水彩人物画展银奖、首届全国粉画展银奖、首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银奖、美国第三十一届国际粉彩画展一等奖、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作品展铜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苏州粉画艺术馆、金彩奖组委会等单位以及国外私人收藏。著有《油画人物写生》、《谷钢油画风景写生》、《谷钢油画人物写生》、《谷钢油画〈大庆人〉》、《谷钢油画写生》等。 谷钢走了,带着人们的眷恋安详地走了。听到那令人心碎的消息还是在前几天一个文友的晚餐会上。文友说:“原来在你单位的那个画家谷钢8月16日突发心脏病走了。”听到噩耗,我当时手脚一阵冰冷,一阵眩晕。稳了好一阵,才没被噩耗击倒。想着刚上班那阵子,因为工作的事,单位让我去找他,他的音容笑貌仿佛犹在我眼前……可现在,唉……一股悲伤从内心深处向外弥散,不知什么时候泪水已夺眶而出。 谷钢走了,他走的是那么突然,他的离去令人思之痛之。 谷钢1942年4月16日出生,1958年参加工作,1961年在201厂工会从事美术宣传工作,22岁时他创作的油画《庆丰收》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77年,36岁的他和陈丹青等一起成为我国恢复高考后中央美术学院在全国招收的首届研究生班第一批研究生。1980年毕业后,他历任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辽宁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教授兼大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等职,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谷钢在30多年的美术教学生涯中,桃李满天下,在艺术创作中成绩斐然。他1995年应邀日本讲学并举办个人画展,1998年出席全国第五次文代会,1999年赴俄罗斯考察访问,2011年赴欧洲采风。他的油画从1964年参加全国第四届美展起,有11件作品获全国大奖,8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还出版过多部专著。他的作品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受到各界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2008年,他受文化部委托,创作完成了国家最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大庆人》的创作任务,大连市等单位还为谷钢的油画作品举办了“谷钢油画《大庆人》油画创作展”,展出了作品完整的创作过程。2010年,大连市授予他“金苹果”奖荣誉。2014年7月23日,《光明日报》以正版篇幅刊发了评论谷钢巨幅油画作品《董必武签署联合国宪章》的长篇文章,对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15年6月30日,中共党史学会在京举办的“民族先锋中流砥柱”美术作品展中,谷钢一人就展出4件作品。 作为一位德艺双馨、德高望重的著名画家,他的作品和艺术专著好评如潮,成就卓越辉煌,而他自己却向来低调,多次拒绝好友为他举办个展的建议。作为艺术家中的共产党员,他严于律己,坚持原则,爱憎分明,人格高尚,他是我们在做人、做事、艺术创作中永远学习的楷模。 谷钢的辞世,如同战士在战场上牺牲一样壮烈,他对艺术创作的坚持和执着让我们心痛和震撼,谷钢的一生,是幸福而光辉的一生,他的艺术人生永远让我们钦佩和深深的敬仰。 谷钢与我们永别了,但他的高尚师德和不懈的艺术追求仍然在继续照亮我们的内心,继续鼓舞我们前行,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435
    2016-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