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今天是:
首页 > 炭园情怀 > 难忘昨天 > 详细内容

艰苦创业 精心治厂 ——建厂初期的那段记忆

资讯来源:离退休管理处  发布日期:2016/10/11  点击量:2137

作者:刘洪涛


(作者时任我厂第一任厂长、后任中央冶金工业部有色局副局长)


    吉林炭素厂原名二O一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重点建设的一百五十六个项目之一。一九五零年秋选址,一九五一年开始筹建,一九五二年,首先建设了生活区,厂址选在吉林市哈达湾一个叫“八垧地”的荒野上。当时炭素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项空白。国家政务院和吉林省委都非常重视这个厂的建设,指定吉林省建筑工程公司负责二O一厂生活区的建设。我们遵照国家的建设方针,同省工程公司组成了现场联合办公室,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现场的工程问题。我们代表甲方,负责全面安排,做好施工和生产准备工作。具体的工作是:一、准备和运输建筑材料及各项设备;二、成立技工训练班,由工程技术人员讲业务课,由政治干部讲政治课,培训技术工人;三、组织部分干部、技术人员到国外学习生产技术。

当时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在荒凉的、艰苦的环境中进行施工,首先是安排好职工的生活,以安定他们的情绪,就近利用伪满酒精工厂的一座遗址,一个碉堡残体般的小五楼,(即现在的工程公司原307车间小楼)作为临时的宿舍和办公之用。生活用的厨房、食堂,则利用苇席搭成棚子,用粗木板搭成桌凳,就在这里用餐。同时组织党政干部做政治思想工作,向职工进行理想和前途教育,讲清工厂未来生产的形势和生活设施的状况,以鼓舞群众,建立信心。例如:讲职工宿舍的设计是按职工家属人口的多少而定的,设计有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五口之家等不同单元,室内有厨房、厕所,并由工厂供给桌凳、床铺等生活用品,全体职工受到很大启发,激励了士气,振奋了精神。每天,同志们在风沙飞扬的土地上辛勤劳动,但都兴高采烈,毫不气馁。在甲乙双方互相协作的基础上加强了现场工程的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因而,工程不但进度快,而且质量好,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十四栋住宅楼、一栋独身宿舍和一栋技工学校(旧托儿所所在地)的工程,交付验收使用了。全厂数百名职工在寒冷的季节里搬进了温暖如春的住宅。

从建厂到尽快投入生产,这是我们当时的主要工作。大家都为这个目标而不停地忙碌着。但这时突然接到重工业部的通知,调我到中央有色局工作。从心里说,我当时是很不情愿离开全厂几百名共同生活的战友和这块刚刚开始建设的土地。我是在一九五二年四月调到二零一厂的,工作才仅仅有九个月,没办法,我服从组织的需要,在一九五三年春节过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里,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这里所叙述的,是我在二O一厂工作初期的一些情况,由于时间久了,只能回忆部分的工作片段,作为素材以赠如今战斗在吉炭的新老同志们。最后用八个字来概括当年同志们的那种精神,并向一直在吉炭工作的同志们致以敬意。

“艰苦创业,精心治厂”。

这八个字,对于面临“二次创业”的吉炭来说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