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今天是:
首页 > 炭园情怀 > 我的朋友圈 > 详细内容

老刘的“五味人生”——记公司退休职工刘全海的酸甜苦辣咸

资讯来源:  发布日期:2016/11/30  点击量:2399

作者:徐英华  涛声


如果说刘全海是吉林市磨刀第一人,可能会有好多人不服,可十几年前在我市开办第一家磨刀铺“汗滴石磨刀王”倒是真的,店面不大,却开进了闹市区。

开业当天,看热闹的人们把现场围个水泄不通,老刘为了烘托气氛,还特意邀请了鼓乐队、秧歌队助兴。这事本来就挺新鲜,而且又来了一招——当天还搞起了首届磨刀大赛。虽然参赛的都是磨刀高手,但老刘却牛气地说:“谁磨刀要是超过了我,谁就可以把我的牌匾砸了!”如果你没听过吉炭有这么一位“牛人”?那么就此随笔者一同走入他那鲜为人知的“五味人生”。

天资聪颖 处事讲求谋略

1946年,刘全海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当时家家生活困难,刘全海也不例外。从小就经历了吃苞米面、大白菜、土豆的困境,记事那阵,他就开始捡煤核贴补家用。小小的年纪,凡他能干的活他都干过,而且每样活他干得都利利索索,像摸像样。他从小就有个钻劲,学习成绩特别好,15岁那年就学会了给平房“挂瓦”的活,16岁就能自己给平房苫草了。邻居家房子漏了也找他来帮忙,他二话不说,起身就去。后来老刘考上了高中,本来喜欢研读政治、经济学书籍的他,却在其后响应当时的号召,下乡到了舒兰县永胜公社,当起了知青。

1971年,刘全海在农村的生活越来越苦,主食吃的是特粗的玉米面,就着咸菜萝卜煮豆腐渣,一个永远不变的菜谱,连烧炕做饭的柴火都没了着落,好强的刘全海就想:“这样下去,大家不都扔在这了吗?”于是他毛遂自荐当了户长,没想到打这之后,集体户就仿佛一下子从地狱上了天堂,集体户的柴火垛堆积的像山一样似的。

光有柴伙不行,得有粮食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看到生产队里有许多荒地没有开垦就和户友们偷偷地开了个小片荒。要知道当时随便开小片荒是不行的,发现了会问罪,可他却没管这些,他有他的“招法”,谁要是问他为啥开地,他便说:“我们户里搞试验田呢!”这样一说,就谁也不过问了。可实际上,刘全海把能种上的粮和菜全都种上了。那年夏天,集体户丰衣足食,把余下的菜卖掉,又买了头猪杀了吃。

随遇而安 机会让给他人

1972年,有一部分下乡知青返城上班了,但刘全海整天跟没事人似的,好像不关他的事,他既不着急,也不着慌,像是要在农村扎根,该出工出工,该玩玩。那年月,对返城知青的名额是有限制的。有一次,生产队通知刘全海返城,可刘全海看到户里有几个同学神情忧郁的样子,就笑着对着他们说;“谁回城你们定,我不着急回家。”结果那次让给一个整天哭咧咧的同学回城了。此后又有几次回城机会,可他都让给了户友。一提起这事儿,他便对户友们说:“急啥呀,在哪不一样活着,在乡下锻炼锻炼没坏处……”

刘全海清楚地记得,第一批返城青年走那天,他仍扛着锄头出工。铲地时正好看见同学们走,他挥舞着锄头大喊;“我为你们送行了,走好啊,哥们儿!”此后,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刘全海才接到通知,让他收拾一下,马上返城。直到这儿,他才离开了农村,成了户友中最后一个离开那块乡土地的人。

施猪肉计 三天完成收割

1972年秋天,刘全海结束了知青生涯,被抽调到了吉林炭素厂。按当时的政策,返城知青要从干零活做起,去农场锻炼一下才能进厂工作,于是他又进了农场。

在农场里,刘全海看见场长望着大片大片的稻田一筹莫展,蹲在地上唉声叹气,他便猜出了个究竟。要知道返城知青都不是省油的灯,哪个都不好惹,本来下乡窝着一股火,而今又来到农场割地,如果分工不慎,肯定会惹出乱子。想到这些,他便对场长说:“给我三天时间,保证地里的水稻都给你拉回去。这三天,我当场长,所有的人归我管,你只要当好我的后勤班长就行,但你得先宰头猪……”

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刘全海心里清楚,返城知青们肚子里缺油少水,干活没有激情,而他更知道该怎么把这些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事后,果不其然。三天后,地里的水稻全都归拢到场院,刘全海的场长自然也就卸任了。

正式入厂后,他被分配到供应科当装卸工。吃苦耐劳的他在一次卸钢材中,竟用力过猛把手中的杠子撬折了。四个人抬圆木,他也总是抢前杠抬,就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一样。后来因为他工作出色,不久就被调到运输科当了一名火车的二司炉。到了那儿,他一有空就研究起工厂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分析,他发现石墨化车间是厂内的耗电大户,如果把这个环节控制好了,一定会节约很多电费!一想到这儿,刘全海的心又活络了起来。调入了石墨化车间后,他直奔一直研究的装炉岗位,在岗位中连续工作了20多年。20多年里,他把精力全都投入到了岗位中,研究怎么装产品搭配更合理、怎么装产品不浪费空间、怎么装产品省电,怎么装产品能减少电阻……

通过不断实践,刘全海越来越发现其中的学问。此后,为了研究透工艺,他一有时间就往厂里图书馆那跑,看有关炭素生产方面的书籍,同时涉猎热力学、物理学和化学方面的知识,用了九年的时间自修完成了大专课程,直至30岁才成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全海多年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大都被工厂采纳,名声大噪,热情的工友们平日里都称他为“刘工”。

南下救灾 他成了穷光蛋

1998年,他因工伤病退回家。也就在这年,他通过媒体得知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他每天都关注抗洪救灾的电视节目,当看到抗洪战士们抢险救人的一幕幕,特别是有的战士由于长期困在水里,周身大面积溃烂时,刘全海感到十分心疼。随后,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南下,其后买药、熬药,花去近一万元的积蓄,准备妥当后,才背起熬好的中药膏,孤身奔赴灾区。

刘全海乘车来到湖北鄂州后,下车一看才发现,原来连楼房和电线杆都泡进了水里。那一次,他只带了500元钱,身上只有烘干的肉皮做的干粮。见到那个场面,他甚至想过:这一来,自己兴许真的就回不去了。

投入救灾工作后,起初当地人并不认同他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当地的医生,经常还用一些医学知识考他。可是刘全海早对自己配的药方了如指掌,后来连医生都对他越来越信任,被他的崇高品德所感动。有一次,当地民政部门的负责人找来几个患溃烂病的灾民让他救治,经他施救后,患者没出3天伤口就逐渐愈合了。见刘全海的药确实管用,当地民政部门就派了两名医生和一辆专车拉着他为灾民治病。别说,只要他配制的药往患者身上一抹,皮肤第二天就“绷皮了”。

后来武汉军区的一位领导接见了他,这位领导给刘全海颁发了“救死扶伤英雄证书”,当地政府也给他颁发了荣誉证书。

虽然南下之行让老刘几乎花掉了全部积蓄,成了一名“无产阶级”但每当他喜滋滋的拿出荣誉证书向他人展示时,脸上那幸福的表情就如同掷地有声地说:救他人于为难,永不后悔!

穷则思变 他成了磨刀王

回到吉林不久后的一天,刘全海偶然发现磨刀的生意挺好,就在心里琢磨:“这活我也能干啊!”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老刘早年腿部有伤,无法长时间站立工作,但磨刀的活正好可以坐着完成。这样一来老刘便暗自打定了主意,回家着手准备工具磨刀去了。

回家后,刘全海先动手做了一个安装磨刀石和砂轮机的木凳,准备了瓶子、刷子之类的磨刀用具,可当时连买手轮砂轮机所需的28元钱他手里都就没有,最后还临时向同学借了30元,忙着跑去买了一台砂轮机。

第二天天没亮,老刘便早早地准备了工具,准备大干一场。因家住哈达湾,熟人多、有点放不下面子,于是他吃过早饭后,直奔江北一带。开始遛活的时候,他喊都不敢喊,路过饭店和住家时,只用很小的声音问人家;“磨刀不?”虽然磨刀手艺他早年前就已经琢磨透了,但第一天的生意仍是太难了。

就这样,在走走停停、喊也不敢喊的第一天里,刘全海的手艺还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那天下来挣了20多元。晚上当他把挣来的钱一分不少地交给妻子时,妻子乐得直拍他,一个劲儿地说;“老刘,你还真行!既然你有能耐在外面赚钱,往后就好好磨刀吧。”这事虽然已过去了十几年,可时至今日刘全海还清晰记得第一天磨刀时的情景,也正是从那以后,他便一门心思地琢磨起磨刀手艺了。

刘全海磨刀凭的是诗外功夫,他学过力学、几何学、热力学,也善于分析各种刀具的材质和研磨方法,因此时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他家里有大小磨石几袋子,徒弟来他家,他给徒弟的见面礼便是磨刀石,当问及刘全海的磨刀经验,他总是这样说:“经验是从用刀人那学来的。”

时下,刘全海虽年近古稀,气力也今非昔比,但他却已经达到摸磨、卧磨、侧磨和竖磨都得心应手的程度。一把刀拿到手里搭上一眼,他就知道钝在哪里,怎样磨才能既锋利又耐用。

如今,在吉林市的大街小巷、在同行和顾客中,大家都知道江城有个“磨刀王刘全海”,虽然他看起来总是衣着不整,说起话来经常口若悬河,可他心里却仍然时刻惦念着那些低收入群体和下岗工人,他常说:“现在年龄大了,有点干不动了,但我想把这点手艺全都教给那些还没有生活能力的人……”看到那一个个被他义务收录的徒弟们凭着手艺自食其力、改善生活,刘全海总能感到十分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