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今天是:
首页 > 炭园情怀 > 我的朋友圈 > 详细内容

声如洪钟大吕 品德似铁如刚 ——怀念钟钢在吉炭的日子 系列(二)

资讯来源:离退休管理处  发布日期:2016/10/19  点击量:2832

作者:徐英华


钟刚简介

    钟刚,吉林省海龙县人,大专学历。

    1972年从长春冶金地质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吉林炭素厂。由于具有播音的天赋和对广播事业的热爱,1978年钟钢跨进了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的大门,开始了他的播音和主持生涯。从播新闻到播专题,他都刻苦钻研字字斟酌,在多年的播音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1987年,钟钢开始了少儿节目的编导和主持工作,成为吉林市的少儿广播节目的开拓者。从此,少年儿童的广播不再只是《星星火炬》和《小喇叭》,江城有了“钟爷爷”。

    由于他在少儿广播节目有了突出的贡献,1988年,被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招入门下,收为自己的惟一的弟子,成为当时全国广播界的佳话。1990年,随着广播节目的改革,吉林市电台开辟了一档全新的栏目《空中度假村》。钟钢又在这一新兴的节目里施展才华,他以自己的风格赢得了众多的听众,该栏目也成为当时收听率最高的广播节目。1996年,中央电视台青少部的负责人听说吉林市有个“钟爷爷”。随后,钟钢加盟央视的《大风车》,与鞠萍、董浩和刘纯燕一起,成为《大风车》的四大主持人,《钟爷爷讲故事》讲到了全国。

    带着央视少儿节目的经验和理念,1998年,钟钢回到了江城。在吉林市电视台创办了青少部,开辟了江城自己的青少年电视节目,他开办的《三色太阳》成为了知名的品牌栏目,深受江城青少年观众的喜爱。由于钟钢对少儿广播电视事业的特殊贡献和在全国业内的影响,他于1991年与央视的赵忠祥、沈力、杨澜等国内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一起,荣获了全国主持人金话筒开拓奖。钟钢还曾先后荣获吉林省劳动模范、行业拔尖人才和政府特殊津贴等多项荣誉。2006年3月16日21时35分,钟钢因病与世长辞,享年52岁。


(接上篇)

    对酸,钟钢说:“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滋味,你要把酸当作发酵剂,变成你前进的动力。”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钟钢初到电台时,播了一段时间的天气预报。别的播音员念完稿都加上自己的名字,说刚才这篇文章是某某播报的,只有天气预报不露名,有点像球场上的“板凳队员”。我想当时他心里肯定有点儿酸。那时的播音不像现在多样化,男播音员都学夏青、方明等名家,女播音员都学葛兰、虹云等人。你想来点别的,搞点花样肯定会被视为“非正统”。钟钢的声音有他的特质,怎样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他经常思考的一件大事。有一次我们闲谈时,扯到了梅兰芳如何成为一代宗师的,他很有感悟。他从办《小红花》栏目给孩子们讲故事开始,到成为孙敬修先生的关门弟子,他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记得他跟我们几个弟兄们说,他刚拜孙老为师时,拿出他讲得儿童故事磁带,孙老听后说,“你是我收的最后一个徒弟,却比我教的第一个徒弟还像我。”孙老的评价使他信心大增,也使他对声音的钻研更加用心,更加刻苦。听他在广播里,电视里的朗诵也好,播音也好,我认为那还不是他的绝活。他跟我说过,他能有名有姓的模仿三四十个名人的声音,我半信半疑,直到有一个酒会,大家让钟钢来个“绝活”,借着酒劲,他起来说了一段大家都熟知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有个大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这么简单的几句话他重复说了七遍,每一遍苍老一点,最后一遍像百岁老人,博得满堂喝彩,齐赞曰:不愧为全国“金话筒”。

钟钢常说:“一个人能不能被人理解,一个人的价值能不能被人正确评估,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的价值是不是社会需要的。在人生进程中可能会被“凉”一会儿,心里可能感觉有点酸,这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滋味嘛!有了它才五味俱全,人生才算丰富多彩,人们最喜欢吃的好馒头在出锅之前都曾经是酸的。”

对甜,钟钢说:“过程的细节决定成败,只要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有什么样的结果不必过于在意。”

钟钢得过多少奖,我说不清,估计他也难以准确回答。因为他获得的大大小小奖项太多了。我只记得他获得过两次全国“金话筒”奖。他的《小红花》栏目获得全国少儿节目七连冠,曾被评为吉林省拔尖人才……他获这些奖时好像没有什么惊喜。以前,一个月内我们三五个好友总要喝个几次小酒,而他获奖时从却未找过我们举杯庆贺一番,都是在我们去他家之后,看到书架上又多了个奖杯或证书什么的,问他,他才随口一说,全不在意。

1991年,他开播《空中渡假村》,因为是全国第一家直播节目,当时在全国引发热烈反响,当时吉炭也有人应邀当过观众。那些天他真是忙坏了,我真猜不透他哪儿来的那么多的精力,哪儿来的那么多的知识和阅历。因为那是个杂志性的大板块节目,不但天天要有新形式、新内容,而且还要天天回答听众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这是常人难以应付的,而他却能做到天天精彩、妙语连珠。那段时间,我们经常在一起喝酒(当时只能在他家,他的工资也就是一百元刚出头),可以说,他极为兴奋,海阔天空,由衷的大笑,言谈间充满了自豪和幸福。记得是1992212日,我从党校毕业回单位仍担任团干部,他便邀请我和吉炭的团干部们参加了一档直播节目。在节目中,我还代表吉炭人说了几句祝福家乡的话。他也说:“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吉炭对我的培养,是吉炭精神一直鼓舞和鞭策着我”……《空中渡假村》栏目停播后,我才知道,他早当上了电台文艺部副主任,这个节目也被全国广电系统评为节目主持人“开拓杯”金奖。这件事,在我们多次接触中他从未提到过。

连获大奖都不觉得甜,那什么东西他认为是甜呢?是熟人、是朋友。同事们称赞他时,他总说:“行了,别说这个,说点儿别的吧。”以前,一有机会我经常同他一起乘出租车去饭店,大概有十几次碰到这样的情况:的哥或服务员们听到他那特质的声音,总要忍不住回头看看,等我们下车付款或结帐时,他们都真诚的说:“钟老师,我是从小听您故事长大的,今天算我有幸,这钱咱说啥也不能要。”每当这时,我都会看到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在我看来,他不太注重金杯银杯,反而很注重百姓们的口碑。

在我的记忆中,钟钢做事认真,追求不懈,力争完美。他的本职工作使他更加深刻理解细节决定成败。播音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精雕细刻,每个字在句中的作用,怎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等。钟钢说:“所谓刻苦钻研,就是对细节的创造,只要细节成功,结果给个什么奖励都是次要的,因为你在细节上已经有了创造,有了收获,已经提前获得奖励——你又突破了一个新的难题,你的实际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

钟起福为什么成了钟钢,他说:“是吉炭301车间这片神奇的土地养培了我,使我终生受益。”

这样的话,钟钢不只对吉炭人讲过,我听到他在很多公开场合,甚至他的工作汇报里都提到过。吉炭301车间到底给了他什么,使他终生难忘和常怀感恩之情呢?用他离开吉炭成名以后常说的一句话,就是“301车间有个好氛围,有一大帮有着正能量的好哥们儿,我有今天,就是我血液里始终有301的无形资产。”这大概就是以前人们议论的301有一种无形文化吧。

这些天钟钢和301始终在我们脑海里出现。从301出来的人很多,无论干什么,干得都不错,比如,前吉林省副省长李介车,前甘肃省常务副省长郭琨。当公司级领导的更是不计其数。而他们又都忘不了301,每每到重要的节假日也都来函、来电或通过其它方式对吉炭、对301给予问侯。这种现象不断的重叠、凝聚,301文化的核心内涵在我们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追求、责任、热情。

追求:就是为了理想,永不放弃,再苦再累也不后退,再难再险也要奋力前行。

责任:上级交给你一项工作,你就要人在阵地在,守土有责,认真做好。

热情:对工作、对同志、对朋友都要有火一样的热情,这种热情是真诚的,是负责任的。

这几样东西不仅仅在钟钢身上存在,别人也认同。

当前,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国梦”,我认为301文化现象也含其中。

我想,钟钢也许从站在人生起跑线之际,就开始了忘我的全力冲刺,以至冲到人生终点,自己竟浑然不觉,他才52岁,实在令人痛惜。

钟钢不在了,但他的声音、他的故事不但会感动同代人,也会激励后人。

钟钢,他的声音永恒。

                    

                                       2016年8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