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之声
左移动 右移动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宣传学习材料之一)
吉炭集团公司组织开展“迎国庆70周年”义务劳动
惟有做到“想真事、干实事”,方能实现“真作为”
二○一九年新春致辞
二〇一八新春致辞
员工提升执行力须做到“三个到位”
开展年度健康体检 为辖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
改革创新寻突破,转型发展握良机—新松炭公司首批新产品装炉送电纪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宣传学习材料之一)

公司党总支于9月16日组织各支部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主题党日活动。为进一步落实上级党组织关于加强宣传学习的工作要求,公司党总支现将宣传学习材料(分四个系列)进行公示宣传,望公司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认真学习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开展工作,以优异的业绩向祖国71周年华诞献礼!
  • 摘录自:人民网 2024.2.21 作者:孟祥夫 激扬奋发向上的精气神,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看准了就抓紧干。 天刚蒙蒙亮,在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苗马村蔬菜种植基地,驻村第一书记葛新就和村两委干部带着村民忙活起来,一起清理积雪。随后,他又召集大家围坐一堂,商量新的一年怎么干。“生姜种植有‘钱’景,要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优势,用好流转的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大棚里的生菜快上市了,卖完这一茬,咱的棚也不能闲着”……你一言我一语,小小屋子里热气腾腾。 忙碌的又何止葛新。走进湖北省建始县龙坪乡黄金淌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只见一朵朵平菇从一排排菌包中“钻”出来。村党支部书记冷德录一边请农技人员给村民进行技术指导,一边忙着对接市场,让新鲜平菇直达居民餐桌。如今,村里种植的平菇销往10多个省市。一朵平菇兴起一个产业,带富了一村百姓。 春节期间,千千万万个党员、干部守在基层、忙在一线。有的为产业发展、群众增收找路子、谋良策;有的逐一摸排村里困难群众、特殊人群的生活情况,挨家挨户走访慰问;有的及时组织召开返乡人员座谈会,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广大党员、干部实干担当,在各自岗位上挥洒汗水,用行动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好做法、好经验需要总结发扬,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应对处理,新部署、新要求需要谋划落实。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个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时刻在状态。激扬奋发向上的精气神,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看准了就抓紧干,有助于更好破解难题,为改革发展蓄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共产党人做事情、干工作,归根到底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党员、干部鼓足精气神,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守的是一颗为民服务的心。洪涝、地震来袭,他们冲锋在前、勇于担当;灾后恢复重建、共建美好家园,他们进村入户,解决急难愁盼……一名群众说得好,“看到党员在身边,心里就踏实多了”。党员、干部时刻“不掉线”,以百姓心为心,才能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是非常重要的。干部除了忠诚、干净,还要干事。”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真抓实干,彰显的是奋进姿态,体现的是奋斗精神。从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到粮食生产“二十连丰”,再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切成绩都源于实打实的付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广大党员、干部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抓好落实,方能以实际行动和成效赢得群众认可。 闯出发展新路、成就不凡事业,需要鼓足一股劲、时刻在状态,撸起袖子加油干。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倾情以赴之、全力以成之,就一定能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更好推动发展、造福人民。
    46
    2024-02-21
  • 摘录自:人民网 2024.2.19 作者:向学笙 新春伊始,新建重大项目火热开工,抢抓“开门红”;人勤春早,春耕备耕由南向北次第展开,“希望的田野”春潮涌动;窗口单位,热情、便捷、高效,努力提供优质服务……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人们满载着节日的祝福和积蓄的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启了新的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甲辰龙年,希望全国人民振奋龙马精神,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开拓创新、拼搏奉献,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流动的中国活力十足,奋跃而上;忙碌的身影干劲满满,马不停蹄。经济暖流涌动,发展脉动强劲,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和奋斗图景,正在神州大地铺展开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昂扬奋发的时代画卷里,“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向着春天进发,朝着梦想奔跑,新的答卷正在书写。让我们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伟业,众志成城同心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久久为功扎实干,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53
    2024-02-19
  • 摘录自:人民网 2024.1.24 作者:于梁硕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党员个体上的具体表现。习主席曾指出:“对领导干部而言,党性就是最大的德。现在干部出问题,主要是出在‘德’上、出在党性薄弱上。”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就是崇德向善、修德正心的过程。领导干部讲党性、强党性,一定要追求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境界。如果在党性锻炼上不能坚持、有所松懈,就可能碰底线、坏规矩,不仅丧德败行,甚至违法乱纪。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就要常修党性这个“最大的德”。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党性是一个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高度重视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先后部署开展一系列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既是党员领导干部陶冶道德情操、永葆政治本色的终身课题,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领导干部的党性,当前强,不等于将来强;一时强,不等于永远强。搞好党性教育、加强党性修养,既不能有党龄长短之分,也不能有职务高低之别;既不能“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也不能想起来就抓一下、过去了就放一边。周恩来说:“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组织入党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党性教育是一辈子的任务,不是一阵子的事情,需要一辈子提高不止、改造不止。 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各级党组织应在领导干部的“德”上做文章,坚持把“德”作为衡量和评价干部的首要标准,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领导干部自觉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匡正人生追求、升华思想境界,塑造高尚品格、永葆政治本色。领导干部应带头修好党性教育这门“心学”,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自觉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觉接受严格的监督约束,坚持把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途径,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48
    2024-01-29
  • 摘录自:人民网 2024.1.23 作者:肖凌之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新征程上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落实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四个方面对抓落实给出行动指南,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敢作善为抓落实”。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回望改革开放历程,一项成功的改革之所以能够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广大干部群众敢作善为抓落实。正是凭着一往无前的实干,靠着生气勃勃的实践,我们在艰难险阻中找到正确的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这就是我们党一再强调“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的原因所在。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高质量落实,靠的是千千万万勇于担当、本领高强的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是非常重要的。干部除了忠诚、干净,还要干事。”抓落实,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而要当实干家,紧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善作善成,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这要求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既要有胆量、勇气,又要有才识、谋略;既要有锐气、闯劲,又要有定力、智慧;既要有速度、效率,又要有质量、成效。要把握好胆与识、勇与谋、时与效等关系,按客观规律办事,高质量地抓好落实。 落实是一种责任和能力,需要有敢作敢为的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责。领导干部就要有干事的魄力,有敢吃“螃蟹”、敢于斗争、敢于拍板、敢于扛事的担当。要敢于创造性抓落实,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对上级精神照搬照转、“上下一般粗”,看似是贯彻落实,实则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在决策上碰到疑难问题时,要认真梳理各方意见,分析利弊得失,只要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符合大政方针、符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利益,就要大胆闯、大胆试、坚决干,奔着问题去、迎着难题上,敢于果断大胆决策。 抓落实要抓出成效,还要有善作善为的方法。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科学思维谋划发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拿出有针对性的方案。改革发展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头绪多了,就要学会理清工作思路、分清轻重缓急,通盘考虑各方面情况和进展,统筹兼顾、科学安排、综合施策,把握好工作推进的速度、力度和进度。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着力攻破难点、疏通堵点、消除痛点。还要看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学会拜群众为师,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在总结群众经验、汇聚群众智慧中获得新认识、推动新发展。 各级领导干部敢作善为抓落实,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增加,有的矛盾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轻松解决,需要不断摸索,甚至经历挫折和失败才能开辟出新天地。只有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探索、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重视成功,又宽容失败,为实干的人鼓足劲,为试错的人卸包袱,才能激发更多的人放开步子、敢想敢试。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落实细化“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让各级领导干部轻装上阵干事创业,充分发挥抓落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70
    2024-01-24
  • 摘录自:学习时报 2024.1.15 作者:李曼青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懒惰直接影响着行动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决摒弃一切固守旧思维、旧理念、老套路、老办法的懒汉思想”。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唯有从思想观念入手,坚决摒弃懒汉思想,才能练就和提高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和实事求是、善作善成的能力本领,才能在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面前挺直脊梁、奋勇前行。  俗话说,思想一懒惰,头脑就贫乏,工作就平庸。思想上的懒惰相较于行动上的懒惰更具有隐蔽性,固守旧的思维理念、老的套路办法正是懒汉思想的典型表现。工作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只会机械地照搬上级决策指示,不愿动脑筋、不善于思考、不去想问题,缺乏新思路、新点子、新办法,从而对新知识缺乏敏锐性,进一步丧失独立思考能力,遇到矛盾明哲保身,碰到困难不思破解。懒汉思想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造成用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用讲话传达讲话的惯性做法。有懒汉思想的领导干部,群众的满意度自然不会高,更是无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幅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需要始终保持一颗与时俱进的心,热情接受新事物、吸纳新观点。领导干部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克服本领恐慌,锤炼过硬本领。多读“有字之书”,就是从书本上学,广泛获取做好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各类知识,为提高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方法奠定基础;多读“无字之书”,就是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以基层的鲜活经验打开思想空间,以群众的生动实践拓宽工作思路。  善于思考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学习方法。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善于思考就是领导干部在遇到问题时要自己找答案,不要找别人要答案,必须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带着问题去思考,不仅要弄清是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更要弄清怎么办,在思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过来再巩固学习的效果。善于思考是创新精神存在的基本条件,要用一种全新的、理性的、洞察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科学分析矛盾,着力破解难题,善于总结经验,进而更好地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推动事业向前发展。  懒汉思想说到底是领导干部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弱化的表现。责任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面对肩负的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作为领导干部,唯有深刻理解责任担当的内涵、砥砺敢为敢当的精神、提升善作善成的本领,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领导干部要当工作上的勤快人,当为民服务的急先锋,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够站出来、顶得上,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本领不够的危机感,及时更新思想观念、补齐素质短板、提高履职能力。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懒汉思想的危害,坚决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思维、旧理念、老套路、老办法,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不为懒惰找借口、不为僵化找理由,以新的目标、新的要求、新的精神面貌从源头上克服思维懒惰,大力提倡开动脑筋、勤奋思考、创新思路、扎实工作的良好作风,不断强化理论素养和创新意识,立足新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
    64
    2024-01-22
  • 摘录自:人民网 2024.1.16 作者:马袓云 面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将防寒物品送到困难群众手中,确保大家安全温暖过冬。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党员、干部坚守抗震救灾一线,顶得上、豁得出,与群众共渡难关。关键时刻显担当,危难之际见忠诚。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这种品质体现在一言一行,流露在一举一动,让群众一眼就能认出。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忠诚干净担当”“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铸牢对党忠诚”。新时代新征程,用忠诚诠释初心,以行动践行使命,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自觉。  把对党忠诚刻在灵魂深处,才能志坚如磐。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历经九死一生的红军将士,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赤胆忠心和坚定信仰,走过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奋力改革创新的拓荒者,用“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无畏,刻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新时代“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等先锋模范,在各自的赛道上追梦逐梦,激扬“强国有我”的信心。凭着无比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一代代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  对党忠诚是政治上的“定海神针”,自觉淬炼忠诚,做到心境澄明,心力茁壮,才不会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生死面前、困难之际,最考验忠诚。李大钊凛然走向绞刑架,激昂高呼“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焦裕禄带领干部群众治理“三害”,笃信“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王进喜心甘情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誓言“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敢于直面血与火、生与死的斗争淬炼,才能锻造出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绝对忠诚。  胸中有丘壑,凿石堆山河。对党忠诚是具体的、实践的,与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党奉献是不可分的。应乐于担大义,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胸怀“国之大者”,埋头苦干实干;保持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淡泊名利,勤勉奉献;慎用手中权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应勇于克险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敢于接烫手山芋、钻矛盾窝。应善于挑重担,善作善成,像谷文昌那样拿出“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气魄,将灾害肆虐的荒岛变成粮果丰收的宝岛;像李保国那样使出“你的幸福我包了”的硬功,让群众过上富裕生活;像黄大年那样立下“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的壮志,为“巡天探地潜海”领域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唯有忠诚真本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思想上固根守魂,在实践中奋发有为,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我们就一定能创造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86
    2024-01-19
  • 摘录自:人民网 2024.1.16 作者:赵莉 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方面对抓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不折不扣抓落实”。对领导干部来说,抓落实意味着把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到实际工作中、贯彻到基层中、贯彻到群众中,确保党确立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时刻紧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是抓好落实的基本要求,也是抓出成效的正确方法。不折不扣抓落实,就要做到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心领神会、完整准确全面落实,使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一步一步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工作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是具体的、联系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基于这一考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统筹谋划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而且注重推动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比如,会议在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任务时,既从供给侧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也从需求侧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既突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也突出扩大高水平开放;既重视抓好“三农”工作,也重视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既注重经济发展,也注重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防范化解风险,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折不扣抓落实,要胸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领悟和把握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全局考虑和战略考量。把经济工作作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因素的有机整体,对各方面任务进行统筹协调、统一贯彻、整体推进,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根据已经确立的目标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把阶段性工作和长期性目标结合起来,真抓实干、善作善成,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下去。 不折不扣抓落实,关键要抓住要害、踩到点上,把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起来。目标是奋斗方向,问题是时代声音。党和人民就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综合来看,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要看到,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困难和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4年九项重点任务,每一项都是奔着问题去的。不理解其背后深刻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就无法准确把握党中央的决策意图,落实起来就容易陷入无知而盲、无的放矢的困境。抓好落实,既要以目标为着眼点,增强方向感、计划性;又要以问题为着力点,瞄准问题去,对着问题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努力增强精准性、实效性。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实际,聚焦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明确主攻方向,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精准谋划、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使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精准落地、产生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折扣是变形走样,层层加码也是变形走样。”不折不扣抓落实,还要注意在执行中避免层层加码,不能把好经念歪。层层加码不仅降低执行效率、加重基层负担,最终结果也必然偏离党中央决策意图。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既原汁原味领会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精神实质,一丝不苟抓好落实,确保执行不变形、不走样;又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担当作为,准确把握形势的发展变化,结合本地实际找到推动发展的着力点,创造性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63
    2024-01-17
  • 摘录自:学习时报 2024.1.10 作者:张钧 胸怀决定格局,情怀成就事业。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性交汇,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应当具有大格局真情怀,从内心深处唤醒对理想信念的情感认同,激发献身民族复兴伟业的使命认同,勇于在变局困局中开创新局,在大有可为时大有作为。 打开视野格局,涵养“思想者”的情怀。奋斗的作用不仅在于改变一个人的物质化命运,更在于提升思想境界。面对“乱云飞渡”的时代变局,要想成为能干事、有担当的人,必须重视理论、掌握思想,注重提高学习力、思考力、预见力,真正知原意明道义,开眼界提境界。这就要求我们用科学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拓展思维视野、提升思想境界。善于做“桅杆上的瞭望者”,自觉把理论素养和理性思维作为必备本领,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努力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融会领悟蕴含其中的真要义、活思想和大方法,既知其全貌,又悉其堂奥,贯通学理哲理法理道理情理,力求把所学所获由零散的变为系统的、孤立的变为联系的、粗浅的变为精深的、感性的变为理性的,并与实际紧密结合,回答解决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真正用实践讲理论、用事实践真知。 打开使命格局,涵养“赶考人”的情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新时代新征程、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历史主动精神,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在弦上”的赶考姿态、“在肩上”的使命担当、“在路上”的韧劲定力,历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胆识和本领,做勤于备考、勇于迎考、敢于胜考的“赶考者”,用奋斗和担当答好新时代赋予的考卷。面对历史的接力棒,始终保持“弄潮儿向潮头立”的豪情壮志,以斗争的姿态、战士的担当、革命的激情,勇于在时代激流和风浪中摔打历练,敢想敢干敢闯敢冲,通过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完成好每一项任务砥砺成就自己,让人生因充实而不卑微,事业因奋斗而不平庸。 打开创业格局,涵养“实干家”的情怀。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更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显担当,在本职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做激流勇进的奋斗者和奋力前行的实干家。始终坚持“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的沉稳静气,坚守淡泊之心,力戒浮躁之气,自觉做到名利上知足、能力上知不足、工作上不知足;始终坚持向实而为、以实求效的工作信条,让一切从实际实效出发成为干事创业的基本理念,注重想实际问题、做有用文章、出鲜活经验,真正让工作冒着热气、带着温度、走心踩实;始终坚持忠诚老实、厚道本分的人生态度,处处以“老实人”自重自律,着力破除假把式、“两面人”那一套,把“塑造好自己”比“教育好别人”看得更重要,把“做得好”比“说得好”看得更重要。 打开修为格局,涵养“守初心”的情怀。初心从哪里开始,奋斗就从哪里启程。要把永葆初心作为逐梦前行的不懈追求,在重拾初心、擦亮初心、焕发初心中保持新时代奋斗者的本色。坚持疏浚思想源头,归正基本取向,从灵魂深处回炉淬火,追问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始终不忘学之初、兵之初的进取之心,不忘入党宣誓、组织谈话、晋级升职时的表态之心,不忘领导师长、父母亲朋的嘱托之心,不忘对权力、法纪、责任的敬畏之心,回答好“立志求什么”“立业靠什么”“立身图什么”,把这些基本问题搞清楚弄明白,从而汲取源头的精神伟力。强化党性观念,时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加强思想改造、党性锻造和品行塑造,自觉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真正立好精神柱子、打好内涵底子、树好形象样子,行稳致远走好人生长征路。
    66
    2024-01-15
  • 摘录自:人民网 2024.1.8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员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在风雨无阻的跋涉中,我们走过不平凡的2023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24年。 “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走得很有力量”“走得很见神采”“走得很显底气”,感念“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习近平主席铿锵的话语、豪迈的宣示、殷切的关怀、深情的祝福,激励亿万人民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伟业。 乘势而上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过去这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的错综复杂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恢复发展,圆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取得了来之不易、可圈可点的成绩。一年来的实践再次证明,“两个确立”是党和人民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对于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行进。我们在化危机、闯难关、应变局中创造了新机遇、赢得了战略主动,极大地增强了信心和底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从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创造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到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从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到粮食生产“二十连丰”……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今天的中国人民志气高昂、骨气坚定、底气充足,焕发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正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无比清醒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习近平主席强调:“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党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才能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我们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咬定青山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奋进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推进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们壮志满怀、信心十足、步伐坚实。新的一年,新的奋斗,新的进发。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亿万人民团结一心、开拓奋进,我们一定能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书写新的更大荣光。
    68
    2024-01-12
  • 摘录自:学习时报 2024.1.8 作者:孙晓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他要求年轻干部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学习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年轻干部何以才能有效“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正确认识形势。自古以来,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判断形势的重要性。比如,东汉史学家荀悦讲,“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早在20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对形势作了一个形象的解释:“所谓形,就是事物存在的状态;所谓势,就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形势是动态的,可谓千变万化。对于年轻干部来说,要把握形势,绕不开三个关键词——“看方向”“知要求”“明定位”。所谓看方向,因为事物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反复,所以年轻干部判断形势时不能囿于短期、眼前,而要“放眼量”、看大趋势。所谓知要求,就是“顶天立地”,一头要读懂中央的方针政策,了解中央要求;另一头要倾听群众的期盼呼声,了解群众需求。所谓明定位,指的是搞清楚自身工作在整体工作中的位置、扮演的角色、发挥的职能,想清楚如何更好以局部工作服务于整体目标的实现。“形势是由条件构成的”,掌握了这几个关键词,就能够把事物发展的条件基本摸清了,也就对形势有了底。 做好调查研究。形势摆在我们周围,然而,它不会自动生成一个关于形势的“体检报告”。如何科学判断形势?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今天仍然是我们年轻干部正确把握形势、解决实际问题的不二法门。调查研究的形式多种多样,总的来说,要一般和个别相结合,要有走马看花式的全面了解,更要有下马看花“解剖麻雀”式的深入把握;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坐在办公室看到的可能全是问题令人“愁眉不展”,走到群众中会挖到不少“锦囊妙计”让人“计上心来”。当然,开展经常性、持续性的调查是正确把握形势的起点,但不是终点。网民讲得很生动:“知道了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与此相似,我们通过调查摸到了很多数据、案例、故事,但不必然就具有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因为这些感性材料还不是事物的本质,需要我们年轻干部加强研究,借助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显微镜”“望远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短期波动中探究长期趋势。正确认识形势,才能够理出来合理的工作思路,才能够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能扛事讲担当。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我们年轻干部所在的部门和地方,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新兴问题前所未有,没法“抄作业”;有些痛点问题十分复杂,令人“意难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要增强责任担当。反观不能担当的情况,背后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但说到底,恐怕还是干部个人主观、内在的因素更突出。近日到浙江省义乌市小商品城调研,很受触动。今天的义乌已经成为全球货仓,闻名世界,但当年起步并不容易。其“催生培育”者谢高华,打破当时盛行的条条框框,果断为路边摊开绿灯,下大力气培育市场,使得义乌这个本来没有区位优势的小城打开了局面,为全国小商品市场的改革发展树立了榜样。这背后,折射了领导干部顺应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担当。“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我们年轻干部应有的底色。 敢创新善创新。“要视困难为考验,把挑战当机遇,变被动为主动。”《之江新语》中有一篇《要把困难当作机遇》,这是其中的一句。2004年前后的浙江面临宏观调控加强、要素供给紧张的情况。在困难面前,有少数干部出现消极畏难的情绪,无所作为甚至怨天尤人。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分析研判形势,要求把加强宏观调控作为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机遇,并且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几条具体路径,如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更加重视人才作用,以及坚持“走出去”战略。浙江正是经过那几年“痛苦”的转型,破解了“成长的烦恼”这一难题,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回望这一段历史,始终贯穿着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气神,其中蕴含的创新思维三部曲,是我们年轻干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生动教材。首先,“精准号脉”,分析事物自身特点;其次,判断事物发展规律,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最后,“对症下药”,制定破解难题的相应战略。 问题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是衡量年轻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标尺。锚定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善作善成,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带动一类问题的解决;还要再接再厉,坚持和深化已有成效,从而推动工作不断更上一层楼。
    84
    2024-01-10
<1 2 34 5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