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炭园情怀 > 难忘昨天
左移动 右移动
创业者的脚步——忆我在201厂初期的那段时光
追忆1952:建筑工人搬进了新宿舍
我在建厂初期的几篇日记(一)
吉炭历史见闻录(四)
吉炭历史见闻录(一)
短暂的时光  永恒的记忆    忆在苏联的学习和生活
难忘建厂初期的那些事
艰苦的岁月  光辉的里程——忆建厂时期的二、三事

创业者的脚步——忆我在201厂初期的那段时光

作者:张海成  原201厂309车间工人,现在兰州炭素厂退休 伴随着新中国诞生的脚步声,新中国第一根电极厂在美丽的松花江畔破土动工,迫切需要建设人才。 消息传到葫芦岛401厂技工学校,全体学员热血沸腾,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到艰苦的地方去,申请书像雪片一样飞来。 难忘的时刻终于来到了。1953年12月28日上午8点30分,锦西火车站里一片欢腾,自愿赴新中国第一电极厂的技工学校的学员们即将启程。 这一批学员共有14名学员,他们分别是;杨凤鸣、梁少江、雷振元、张海成、高文彬、金玉柱、邢连杰、许振荣、杨克思、王锡交、叶绍明、张秀泉、李九龄、王文志。 一声长鸣,火车呼啸东去,车厢里飞出激昂的歌声,14名建设者告别了可爱的家乡,向着江城飞去。 不到吉林想吉林,来到吉林后了悔。江城虽然山清水秀,可是当时哈达湾施工区却面临吃住两难的问题。可是一想到“好儿女志在四方,干革命四海为家”的豪言壮语;一看到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我们哪能见难而归啊。明知吉林苦,偏向吉林来!我们的决心不能动摇,就是要在哈达湾安家落户,大干一场。 201厂开工投产,煤气站是“先行官”。1954年,我们这支平均年龄在28岁的创业生力军,创建了309车间的“青年站。” “青年站”明不虚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都是青年。生产煤气,更不那么简单,煤气易燃易爆,危险性较高。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这些小青年,学理论不怕难,实践中加油干,从掌握新技术出发,铆足了一股劲,下定决心一定不能给新中国丢脸! 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可在投产时,我们的心情还是有点紧张,唯恐怕出现意外,好在当时有苏联专家“坐阵”,加之大家的共同努力,309煤气发生站,一次试车成功。 而今,回首以往,恍如昨日。我曾身在炭园、也深爱炭园,我曾身在吉林、也深爱吉林。虽如今身在兰州,但每每想起201厂依旧格外亲切,多年来,我始终把输送我的201厂称作“母厂”,当年在母厂的经历和精神将永远铭记。
  • 作者:吴明暹(作者系炭素厂离休会计师  现已辞世)     201厂的办事处其实就是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的吉林办事处。它的地址就在如今的吉林市南京路,办事处的前身是东北金矿局吉林办事处,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工厂筹建服务。当年我作为第一批成员,内心充满无比喜悦,于是很快便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建厂工作中去了。     记得那是1951年末,工厂定代号为201后,我们筹建处的工作便开始忙了。部、局给我们选派了领导同志,刘洪涛担任我厂第一任厂长,周诚斎为第一副厂长。我们筹建处的同志作为第一批建厂工作人员,从1952年1月就调进了201厂,我作为会计员,办理并记录了第一笔资金入账手续,筹建处主任苗维政当时被任命为201厂厂长办公室主任兼财务科科长,筹建处的其他同志也都被分别安排到了其他部门工作。此后,从祖国四面八方抽调来的大批干部、工程技术人员、青年学生也都陆续进厂。     筹建处所有的房子,其后被间并起来、并搭成双层板铺,供人们居住,在工地现场也都搭起了席棚子,并把可以利用的废旧东西重新利用来。那时候,“小五楼”(现在的307车间办公室)一、二、三层做办公使用,四层是男宿舍,五楼上修了临时水池,周围搭铺作女宿舍,食堂就在外边地上的席棚子里,饭桌、板凳都是用木板临时钉制的,每逢天上下雨室内便到处漏,但尽管如此,却没人叫苦、没人退缩。     一直到1952年春,厂内的机构相继健全,党支部、工会、青年团都正式成立。厂长办公室、计划科、财务科、设计科、材料科、运输科、工程管理科、行政福利科也都逐步配齐,原有的建厂筹备处便改做了厂材料科的采购站,人员也分别被安排进入现场办公。同年三月,我去沈阳学习,两个月后,才又愉快地回到了紧张而又繁忙的建厂工作中……     如今,原来的201厂已发展演变成为吉林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回首建厂的60多年岁月里,吉炭曾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过无数辉煌的贡献。追忆往事、时光犹新,60年,弹指一挥间,虽成绩已成为过去,但60年的成就仍实为壮观。     作为一名老吉炭的职工,企业的现在和未来,时至今日仍时刻萦系在我的心中,在为它当年取得成就而振奋的同时,也为它在继续前行的道路上奋力开拓而满怀信心。
    2016
    2016-11-11
  • 作者:李  军     37年前的7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个新生事物在中华大地上迅速形成。她是适应文革后大批知青返城、毕业生就业而诞生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劳动服务公司。当时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光彩的事业”。     吉林炭素厂劳动服务公司(附属企业总公司的前身)就是在这个时候成立的。从她成立的那时起就得到了主办厂—吉林炭素厂的大力支持与扶植,选派了得力的干部和生产骨干,拨给了厂房和设备,提供了大量低成本的产品……使集体企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无所有到拥有固定资产1亿元、流动资产2.48亿元的国家大型二档企业。这中间凝聚着吉林炭素厂领导和职工的无私支援和帮助,凝聚着附属企业总公司几届领导班子及6800名职工的辛勤汗水和心血。     37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可是对附企人来说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这37年,是附企公司白手起家,从家庭式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手段、配套齐全的生产工艺、高素质管理人才的37年。 这37年,是附企公司从依靠主办厂到逐步向独立自主、自立自强方向发展的37年。     这37年,是附企公司历届领导班子带领附企人呕心沥血、辛勤劳动、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37年。     这37年,附企公司为社会承担了大量的就业安置工作,消化了社会就业压力,稳定了社会秩序,产生了极为可观的社会效益。 37年的历程,是一支歌,是一首诗;37年的回顾,是一本书,是一幅画。37年的风风雨雨,造就了附企公司的灵魂和文化,托起了附企公司的今天和明天。 时光可以流逝,记忆必须永存。今天,我们不应忘记那些为附企公司的生存和延续奋斗过的所有附企人。
    1433
    2016-10-25
  • 作者:刘洪涛 (作者时任我厂第一任厂长、后任中央冶金工业部有色局副局长)     吉林炭素厂原名二O一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重点建设的一百五十六个项目之一。一九五零年秋选址,一九五一年开始筹建,一九五二年,首先建设了生活区,厂址选在吉林市哈达湾一个叫“八垧地”的荒野上。当时炭素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项空白。国家政务院和吉林省委都非常重视这个厂的建设,指定吉林省建筑工程公司负责二O一厂生活区的建设。我们遵照国家的建设方针,同省工程公司组成了现场联合办公室,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现场的工程问题。我们代表甲方,负责全面安排,做好施工和生产准备工作。具体的工作是:一、准备和运输建筑材料及各项设备;二、成立技工训练班,由工程技术人员讲业务课,由政治干部讲政治课,培训技术工人;三、组织部分干部、技术人员到国外学习生产技术。 当时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在荒凉的、艰苦的环境中进行施工,首先是安排好职工的生活,以安定他们的情绪,就近利用伪满酒精工厂的一座遗址,一个碉堡残体般的小五楼,(即现在的工程公司原307车间小楼)作为临时的宿舍和办公之用。生活用的厨房、食堂,则利用苇席搭成棚子,用粗木板搭成桌凳,就在这里用餐。同时组织党政干部做政治思想工作,向职工进行理想和前途教育,讲清工厂未来生产的形势和生活设施的状况,以鼓舞群众,建立信心。例如:讲职工宿舍的设计是按职工家属人口的多少而定的,设计有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五口之家等不同单元,室内有厨房、厕所,并由工厂供给桌凳、床铺等生活用品,全体职工受到很大启发,激励了士气,振奋了精神。每天,同志们在风沙飞扬的土地上辛勤劳动,但都兴高采烈,毫不气馁。在甲乙双方互相协作的基础上加强了现场工程的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因而,工程不但进度快,而且质量好,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十四栋住宅楼、一栋独身宿舍和一栋技工学校(旧托儿所所在地)的工程,交付验收使用了。全厂数百名职工在寒冷的季节里搬进了温暖如春的住宅。 从建厂到尽快投入生产,这是我们当时的主要工作。大家都为这个目标而不停地忙碌着。但这时突然接到重工业部的通知,调我到中央有色局工作。从心里说,我当时是很不情愿离开全厂几百名共同生活的战友和这块刚刚开始建设的土地。我是在一九五二年四月调到二零一厂的,工作才仅仅有九个月,没办法,我服从组织的需要,在一九五三年春节过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里,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这里所叙述的,是我在二O一厂工作初期的一些情况,由于时间久了,只能回忆部分的工作片段,作为素材以赠如今战斗在吉炭的新老同志们。最后用八个字来概括当年同志们的那种精神,并向一直在吉炭工作的同志们致以敬意。 “艰苦创业,精心治厂”。 这八个字,对于面临“二次创业”的吉炭来说仍具有重要意义。
    2126
    2016-10-11
  • 作者:时任吉林炭素厂厂长,著名炭素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圣华 一九五二年,一批批开拓者来到吉林市哈达湾南侧的一块荒凉土地上。经过几年的建设,一片现代化的厂房鳞次栉比地矗立在人们的眼前。这个于一九五五年秋季建成投产的二零一厂(吉林炭素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建设的156个项目之一。这座由前苏联设计并提供重要设备的炭素厂的建成,结束了我国炭素制品依赖国外进口的历史,开创了我国炭素制品生产的新纪元。建厂初期,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以顽强的斗志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很快地掌握了现代化炭素生产技术与管理,在较短的时间生产出石墨电极、石墨阳极、铝电解槽用炭块、阳极糊及电极糊等五类炭素制品。产品质量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达到较高水平。 在第二个及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对吉炭继续投资扩建,新建了军工石墨车间、电极糊车间、研究所以及相应的配套项目。到一九六六年末,全厂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六万多吨,比投产初期提高了两倍。从五八年起,石墨电极开始出口,产品运销到北非及西欧。在此期间,吉炭的工程技术人员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研制成功了许多新产品,如水银整流器用石墨阳极、炼铁高炉用内衬炭块、核反应堆用高纯石墨、火箭技术用高强石墨等,为发展我国冶金工业及国防工业作出了贡献。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吉炭还培养了一大批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以雄厚的人力资源支援了兰州炭素厂及其它各地炭素厂的建厂与生产。 在十年“文革”期间,吉炭大批干部与知识分子无例外的受到了冲击,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及产品质量大幅度下降。但吉炭许多有觉悟的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怀着对祖国建设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在困难的条件下曲折前行。经过几年的努力,年产炭素制品增长到十万吨,占全国炭素制品总生产能力的40%以上。在研制新设备、采用新工艺及试制新产品方面继续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设计和建造了煅烧延迟焦的逆流式缶式煅烧炉,研制成功了生产大规格炭素制品的振动成型机组,自主设计和制造了大功率直流石墨化机组等项目,使我国的炭素工业生产技术迈上了新台阶。与此同时,吉炭开始了等静压成型、高压浸渍等新工艺的研究,以及炭纤维、耐氧化涂层电极、炭质人造骨等新产品的研制。并在一九七八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有八项科技成果受到了表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吉炭坚决落实党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工厂生产形势蒸蒸日上,对国家贡献年年增加,职工的生活福利也逐年提高。 按照国家经济建设总体方针,吉炭经过反复研究,制定了以产品换代为主要内容,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技术改造计划,从一九八四年起到二零零五年的近二十年中,吉炭对一系列工序进行了扩建和改造,增加了硬沥青溶化,载热体加热、二次焙烧、高压浸渍等新工序,并先后从国外引进一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炭素生产技术和设备(如引进现代化的高压浸渍二次焙烧、电极加工组合机床、接头加工线以及艾力许混捏设备等)。这些项目完成后,吉炭不但可以大批量的生产高功率或超高功率电炉用优质石墨电极,而且石墨电极的年生产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1/3左右。 吉炭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不断扩大新品种,如高导热、高耐磨、大尺寸的高炉炭块、各类高纯、高强、高密特种石墨,以满足冶金及军工各行业的发展需要。炭纤维制品的生产从“中国试验”规模逐步走向工业化生产,提高了质量与产量,使炭纤维这一极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工程材料,为更多的行业所采用。各种生物工程用炭素材料(炭质心脏瓣膜、炭质人造骨、炭纤维人工血管及人工肌腿)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如今,吉炭从投产到现在,已经度过了六十二个春秋,老一代吉炭人已将接力棒传给了第三代吉炭人。看到吉炭的发展,我们老一代吉炭人倍感欣慰。 辉煌已成为过去,吉炭人将进入“新的创业”模式。我坚信,吉炭人将不辱使命,实现新跨越,吉炭的明天会更好!
    1748
    2016-08-0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