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左移动 右移动
吉炭集团公司举办庆祝“三.八”妇女节文艺活动
吉炭集团公司召开专题工作学习会议
昌邑区人大主任王庭忠一行莅临吉炭集团公司视察指导工作
吉炭集团公司领导春节前夕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干部代表
加强安全检查,确保节日安全
做好安全防范管理   助力公司稳定发展 ——吉炭集团公司安全防范管理处工作小记
吉炭集团公司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会
吉炭集团公司举办“迎国庆‘我心中的祖国’主题歌咏会”

吉炭集团公司举办庆祝“三.八”妇女节文艺活动

       人间最美三月天、炭园巾帼展红颜。3月8日上午,吉炭集团公司二楼会议室里欢声笑语一片。为庆祝第111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公司在这里举办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上午9时,活动在女工们热情洋溢的舞蹈《酒醉的蝴蝶+最亲的人》中,正式拉开帷幕。       《圆梦》、《祈祷》、《感恩的心》、《女人花》等一首首动人的曲目,穿插着《抢红包》、《剥桔子》、《看图识省份》、幸运抽奖等一项项趣味的游戏,将活动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大家纷纷用以各种形式为丽人们送上祝福,把活动现场变成了一座欢乐的海洋。       在会上,总经理刘艺飞为全公司的女员工们送上了美好的节日祝福,他讲到:在过去的不平凡的一年里,公司上下团结一心,在新冠疫情的不良影响下,勇克时艰、奋力开展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得益于公司全员的奋力拼搏,更饱含了全体女同胞们的辛勤劳动和汗水。2021年 是我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华诞,同时吉炭集团公司也将面临转型发展的最关键时刻,希望广大女同胞们在之后的“攻坚战”中,坚持发扬巾帼不让须眉的工作作风,以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继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不断为公司“创新改革、转型发展”的工作目标加油助力!祝愿全体女同胞们,节日快乐,青春永驻,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与会的女同胞们也纷纷表示,感谢公司领导送上的鼓励与祝福,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再接再励,务实创新、积极进取,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态度,为公司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摘录自:人民网 2024.1.23 作者:肖凌之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新征程上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落实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四个方面对抓落实给出行动指南,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敢作善为抓落实”。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回望改革开放历程,一项成功的改革之所以能够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广大干部群众敢作善为抓落实。正是凭着一往无前的实干,靠着生气勃勃的实践,我们在艰难险阻中找到正确的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这就是我们党一再强调“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的原因所在。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高质量落实,靠的是千千万万勇于担当、本领高强的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是非常重要的。干部除了忠诚、干净,还要干事。”抓落实,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而要当实干家,紧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善作善成,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这要求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既要有胆量、勇气,又要有才识、谋略;既要有锐气、闯劲,又要有定力、智慧;既要有速度、效率,又要有质量、成效。要把握好胆与识、勇与谋、时与效等关系,按客观规律办事,高质量地抓好落实。 落实是一种责任和能力,需要有敢作敢为的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责。领导干部就要有干事的魄力,有敢吃“螃蟹”、敢于斗争、敢于拍板、敢于扛事的担当。要敢于创造性抓落实,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对上级精神照搬照转、“上下一般粗”,看似是贯彻落实,实则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在决策上碰到疑难问题时,要认真梳理各方意见,分析利弊得失,只要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符合大政方针、符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利益,就要大胆闯、大胆试、坚决干,奔着问题去、迎着难题上,敢于果断大胆决策。 抓落实要抓出成效,还要有善作善为的方法。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科学思维谋划发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拿出有针对性的方案。改革发展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头绪多了,就要学会理清工作思路、分清轻重缓急,通盘考虑各方面情况和进展,统筹兼顾、科学安排、综合施策,把握好工作推进的速度、力度和进度。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着力攻破难点、疏通堵点、消除痛点。还要看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学会拜群众为师,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在总结群众经验、汇聚群众智慧中获得新认识、推动新发展。 各级领导干部敢作善为抓落实,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增加,有的矛盾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轻松解决,需要不断摸索,甚至经历挫折和失败才能开辟出新天地。只有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探索、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重视成功,又宽容失败,为实干的人鼓足劲,为试错的人卸包袱,才能激发更多的人放开步子、敢想敢试。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落实细化“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让各级领导干部轻装上阵干事创业,充分发挥抓落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65
    2024-01-24
  • 摘录自:学习时报 2024.1.15 作者:李曼青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懒惰直接影响着行动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决摒弃一切固守旧思维、旧理念、老套路、老办法的懒汉思想”。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唯有从思想观念入手,坚决摒弃懒汉思想,才能练就和提高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和实事求是、善作善成的能力本领,才能在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面前挺直脊梁、奋勇前行。  俗话说,思想一懒惰,头脑就贫乏,工作就平庸。思想上的懒惰相较于行动上的懒惰更具有隐蔽性,固守旧的思维理念、老的套路办法正是懒汉思想的典型表现。工作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只会机械地照搬上级决策指示,不愿动脑筋、不善于思考、不去想问题,缺乏新思路、新点子、新办法,从而对新知识缺乏敏锐性,进一步丧失独立思考能力,遇到矛盾明哲保身,碰到困难不思破解。懒汉思想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造成用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用讲话传达讲话的惯性做法。有懒汉思想的领导干部,群众的满意度自然不会高,更是无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幅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需要始终保持一颗与时俱进的心,热情接受新事物、吸纳新观点。领导干部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克服本领恐慌,锤炼过硬本领。多读“有字之书”,就是从书本上学,广泛获取做好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各类知识,为提高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方法奠定基础;多读“无字之书”,就是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以基层的鲜活经验打开思想空间,以群众的生动实践拓宽工作思路。  善于思考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学习方法。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善于思考就是领导干部在遇到问题时要自己找答案,不要找别人要答案,必须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带着问题去思考,不仅要弄清是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更要弄清怎么办,在思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过来再巩固学习的效果。善于思考是创新精神存在的基本条件,要用一种全新的、理性的、洞察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科学分析矛盾,着力破解难题,善于总结经验,进而更好地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推动事业向前发展。  懒汉思想说到底是领导干部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弱化的表现。责任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面对肩负的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作为领导干部,唯有深刻理解责任担当的内涵、砥砺敢为敢当的精神、提升善作善成的本领,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领导干部要当工作上的勤快人,当为民服务的急先锋,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够站出来、顶得上,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本领不够的危机感,及时更新思想观念、补齐素质短板、提高履职能力。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懒汉思想的危害,坚决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思维、旧理念、老套路、老办法,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不为懒惰找借口、不为僵化找理由,以新的目标、新的要求、新的精神面貌从源头上克服思维懒惰,大力提倡开动脑筋、勤奋思考、创新思路、扎实工作的良好作风,不断强化理论素养和创新意识,立足新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
    57
    2024-01-22
  • 摘录自:人民网 2024.1.16 作者:马袓云 面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将防寒物品送到困难群众手中,确保大家安全温暖过冬。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党员、干部坚守抗震救灾一线,顶得上、豁得出,与群众共渡难关。关键时刻显担当,危难之际见忠诚。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这种品质体现在一言一行,流露在一举一动,让群众一眼就能认出。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忠诚干净担当”“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铸牢对党忠诚”。新时代新征程,用忠诚诠释初心,以行动践行使命,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自觉。  把对党忠诚刻在灵魂深处,才能志坚如磐。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历经九死一生的红军将士,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赤胆忠心和坚定信仰,走过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奋力改革创新的拓荒者,用“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无畏,刻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新时代“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等先锋模范,在各自的赛道上追梦逐梦,激扬“强国有我”的信心。凭着无比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一代代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  对党忠诚是政治上的“定海神针”,自觉淬炼忠诚,做到心境澄明,心力茁壮,才不会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生死面前、困难之际,最考验忠诚。李大钊凛然走向绞刑架,激昂高呼“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焦裕禄带领干部群众治理“三害”,笃信“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王进喜心甘情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誓言“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敢于直面血与火、生与死的斗争淬炼,才能锻造出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绝对忠诚。  胸中有丘壑,凿石堆山河。对党忠诚是具体的、实践的,与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党奉献是不可分的。应乐于担大义,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胸怀“国之大者”,埋头苦干实干;保持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淡泊名利,勤勉奉献;慎用手中权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应勇于克险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敢于接烫手山芋、钻矛盾窝。应善于挑重担,善作善成,像谷文昌那样拿出“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气魄,将灾害肆虐的荒岛变成粮果丰收的宝岛;像李保国那样使出“你的幸福我包了”的硬功,让群众过上富裕生活;像黄大年那样立下“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的壮志,为“巡天探地潜海”领域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唯有忠诚真本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思想上固根守魂,在实践中奋发有为,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我们就一定能创造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71
    2024-01-19
  • 摘录自:人民网 2024.1.16 作者:赵莉 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方面对抓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不折不扣抓落实”。对领导干部来说,抓落实意味着把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到实际工作中、贯彻到基层中、贯彻到群众中,确保党确立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时刻紧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是抓好落实的基本要求,也是抓出成效的正确方法。不折不扣抓落实,就要做到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心领神会、完整准确全面落实,使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一步一步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工作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是具体的、联系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基于这一考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统筹谋划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而且注重推动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比如,会议在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任务时,既从供给侧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也从需求侧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既突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也突出扩大高水平开放;既重视抓好“三农”工作,也重视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既注重经济发展,也注重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防范化解风险,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折不扣抓落实,要胸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领悟和把握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全局考虑和战略考量。把经济工作作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因素的有机整体,对各方面任务进行统筹协调、统一贯彻、整体推进,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根据已经确立的目标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把阶段性工作和长期性目标结合起来,真抓实干、善作善成,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下去。 不折不扣抓落实,关键要抓住要害、踩到点上,把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起来。目标是奋斗方向,问题是时代声音。党和人民就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综合来看,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要看到,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困难和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4年九项重点任务,每一项都是奔着问题去的。不理解其背后深刻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就无法准确把握党中央的决策意图,落实起来就容易陷入无知而盲、无的放矢的困境。抓好落实,既要以目标为着眼点,增强方向感、计划性;又要以问题为着力点,瞄准问题去,对着问题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努力增强精准性、实效性。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实际,聚焦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明确主攻方向,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精准谋划、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使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精准落地、产生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折扣是变形走样,层层加码也是变形走样。”不折不扣抓落实,还要注意在执行中避免层层加码,不能把好经念歪。层层加码不仅降低执行效率、加重基层负担,最终结果也必然偏离党中央决策意图。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既原汁原味领会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精神实质,一丝不苟抓好落实,确保执行不变形、不走样;又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担当作为,准确把握形势的发展变化,结合本地实际找到推动发展的着力点,创造性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49
    2024-01-17
  • 摘录自:学习时报 2024.1.10 作者:张钧 胸怀决定格局,情怀成就事业。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性交汇,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应当具有大格局真情怀,从内心深处唤醒对理想信念的情感认同,激发献身民族复兴伟业的使命认同,勇于在变局困局中开创新局,在大有可为时大有作为。 打开视野格局,涵养“思想者”的情怀。奋斗的作用不仅在于改变一个人的物质化命运,更在于提升思想境界。面对“乱云飞渡”的时代变局,要想成为能干事、有担当的人,必须重视理论、掌握思想,注重提高学习力、思考力、预见力,真正知原意明道义,开眼界提境界。这就要求我们用科学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拓展思维视野、提升思想境界。善于做“桅杆上的瞭望者”,自觉把理论素养和理性思维作为必备本领,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努力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融会领悟蕴含其中的真要义、活思想和大方法,既知其全貌,又悉其堂奥,贯通学理哲理法理道理情理,力求把所学所获由零散的变为系统的、孤立的变为联系的、粗浅的变为精深的、感性的变为理性的,并与实际紧密结合,回答解决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真正用实践讲理论、用事实践真知。 打开使命格局,涵养“赶考人”的情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新时代新征程、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历史主动精神,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在弦上”的赶考姿态、“在肩上”的使命担当、“在路上”的韧劲定力,历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胆识和本领,做勤于备考、勇于迎考、敢于胜考的“赶考者”,用奋斗和担当答好新时代赋予的考卷。面对历史的接力棒,始终保持“弄潮儿向潮头立”的豪情壮志,以斗争的姿态、战士的担当、革命的激情,勇于在时代激流和风浪中摔打历练,敢想敢干敢闯敢冲,通过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完成好每一项任务砥砺成就自己,让人生因充实而不卑微,事业因奋斗而不平庸。 打开创业格局,涵养“实干家”的情怀。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更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显担当,在本职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做激流勇进的奋斗者和奋力前行的实干家。始终坚持“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的沉稳静气,坚守淡泊之心,力戒浮躁之气,自觉做到名利上知足、能力上知不足、工作上不知足;始终坚持向实而为、以实求效的工作信条,让一切从实际实效出发成为干事创业的基本理念,注重想实际问题、做有用文章、出鲜活经验,真正让工作冒着热气、带着温度、走心踩实;始终坚持忠诚老实、厚道本分的人生态度,处处以“老实人”自重自律,着力破除假把式、“两面人”那一套,把“塑造好自己”比“教育好别人”看得更重要,把“做得好”比“说得好”看得更重要。 打开修为格局,涵养“守初心”的情怀。初心从哪里开始,奋斗就从哪里启程。要把永葆初心作为逐梦前行的不懈追求,在重拾初心、擦亮初心、焕发初心中保持新时代奋斗者的本色。坚持疏浚思想源头,归正基本取向,从灵魂深处回炉淬火,追问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始终不忘学之初、兵之初的进取之心,不忘入党宣誓、组织谈话、晋级升职时的表态之心,不忘领导师长、父母亲朋的嘱托之心,不忘对权力、法纪、责任的敬畏之心,回答好“立志求什么”“立业靠什么”“立身图什么”,把这些基本问题搞清楚弄明白,从而汲取源头的精神伟力。强化党性观念,时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加强思想改造、党性锻造和品行塑造,自觉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真正立好精神柱子、打好内涵底子、树好形象样子,行稳致远走好人生长征路。
    58
    2024-01-15
  • 摘录自:人民网 2024.1.8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员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在风雨无阻的跋涉中,我们走过不平凡的2023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24年。 “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走得很有力量”“走得很见神采”“走得很显底气”,感念“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习近平主席铿锵的话语、豪迈的宣示、殷切的关怀、深情的祝福,激励亿万人民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伟业。 乘势而上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过去这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的错综复杂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恢复发展,圆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取得了来之不易、可圈可点的成绩。一年来的实践再次证明,“两个确立”是党和人民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对于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行进。我们在化危机、闯难关、应变局中创造了新机遇、赢得了战略主动,极大地增强了信心和底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从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创造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到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从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到粮食生产“二十连丰”……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今天的中国人民志气高昂、骨气坚定、底气充足,焕发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正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无比清醒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习近平主席强调:“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党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才能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我们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咬定青山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奋进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推进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们壮志满怀、信心十足、步伐坚实。新的一年,新的奋斗,新的进发。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亿万人民团结一心、开拓奋进,我们一定能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书写新的更大荣光。
    60
    2024-01-12
  • 摘录自:学习时报 2024.1.8 作者:孙晓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他要求年轻干部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学习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年轻干部何以才能有效“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正确认识形势。自古以来,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判断形势的重要性。比如,东汉史学家荀悦讲,“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早在20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对形势作了一个形象的解释:“所谓形,就是事物存在的状态;所谓势,就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形势是动态的,可谓千变万化。对于年轻干部来说,要把握形势,绕不开三个关键词——“看方向”“知要求”“明定位”。所谓看方向,因为事物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反复,所以年轻干部判断形势时不能囿于短期、眼前,而要“放眼量”、看大趋势。所谓知要求,就是“顶天立地”,一头要读懂中央的方针政策,了解中央要求;另一头要倾听群众的期盼呼声,了解群众需求。所谓明定位,指的是搞清楚自身工作在整体工作中的位置、扮演的角色、发挥的职能,想清楚如何更好以局部工作服务于整体目标的实现。“形势是由条件构成的”,掌握了这几个关键词,就能够把事物发展的条件基本摸清了,也就对形势有了底。 做好调查研究。形势摆在我们周围,然而,它不会自动生成一个关于形势的“体检报告”。如何科学判断形势?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今天仍然是我们年轻干部正确把握形势、解决实际问题的不二法门。调查研究的形式多种多样,总的来说,要一般和个别相结合,要有走马看花式的全面了解,更要有下马看花“解剖麻雀”式的深入把握;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坐在办公室看到的可能全是问题令人“愁眉不展”,走到群众中会挖到不少“锦囊妙计”让人“计上心来”。当然,开展经常性、持续性的调查是正确把握形势的起点,但不是终点。网民讲得很生动:“知道了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与此相似,我们通过调查摸到了很多数据、案例、故事,但不必然就具有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因为这些感性材料还不是事物的本质,需要我们年轻干部加强研究,借助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显微镜”“望远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短期波动中探究长期趋势。正确认识形势,才能够理出来合理的工作思路,才能够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能扛事讲担当。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我们年轻干部所在的部门和地方,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新兴问题前所未有,没法“抄作业”;有些痛点问题十分复杂,令人“意难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要增强责任担当。反观不能担当的情况,背后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但说到底,恐怕还是干部个人主观、内在的因素更突出。近日到浙江省义乌市小商品城调研,很受触动。今天的义乌已经成为全球货仓,闻名世界,但当年起步并不容易。其“催生培育”者谢高华,打破当时盛行的条条框框,果断为路边摊开绿灯,下大力气培育市场,使得义乌这个本来没有区位优势的小城打开了局面,为全国小商品市场的改革发展树立了榜样。这背后,折射了领导干部顺应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担当。“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我们年轻干部应有的底色。 敢创新善创新。“要视困难为考验,把挑战当机遇,变被动为主动。”《之江新语》中有一篇《要把困难当作机遇》,这是其中的一句。2004年前后的浙江面临宏观调控加强、要素供给紧张的情况。在困难面前,有少数干部出现消极畏难的情绪,无所作为甚至怨天尤人。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分析研判形势,要求把加强宏观调控作为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机遇,并且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几条具体路径,如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更加重视人才作用,以及坚持“走出去”战略。浙江正是经过那几年“痛苦”的转型,破解了“成长的烦恼”这一难题,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回望这一段历史,始终贯穿着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气神,其中蕴含的创新思维三部曲,是我们年轻干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生动教材。首先,“精准号脉”,分析事物自身特点;其次,判断事物发展规律,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最后,“对症下药”,制定破解难题的相应战略。 问题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是衡量年轻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标尺。锚定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善作善成,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带动一类问题的解决;还要再接再厉,坚持和深化已有成效,从而推动工作不断更上一层楼。
    76
    2024-01-10
  • 摘录自:人民网 2024.1.5 作者:肖帅 改革创新是时代潮流,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年轻干部作为干部队伍的生力军,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要强化改革创新的思维、理念、方法和实践,在创新中求突破,推动取得新成效,以改革攻坚推动创新突破,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胜。改革攻坚路上,不管是破解老问题,还是应对新挑战,都需要养成创新思维,老问题之所以成为“老大难”,就是因为找不到新办法、好办法;新问题之所以成为“拦路虎”,也是因为老办法不好用、不管用。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归根到底要靠改革创新的办法。年轻干部要充分发挥创新思维,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摆脱路径依赖,注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推动工作攻坚突破。  做过去没有做过的事是创新,把过去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也是创新;自我研究、自我探索是创新,借鉴他山之石协同整合、集成优化也是创新;大刀阔斧的改革是创新,细致入微的改进也是创新。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而言,即使是在循道而行、循次而进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依然有着广阔的创新空间。循道而行不是低水平复制、循次而进也不是机械性循环,提高标准增强效果、再造程序增进效能、优化措施增加效益,都检验创新担当,考验创新能力。因此,要勇于跳出“舒适区”,借鉴“老路”而不盲从“老路”,汲取经验而不迷信经验,时刻葆有创新理念和创新习惯,形成靠创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内在动力。  创新是方法,落实是目的,提高创新能力要牢牢把准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汲取新经验、确保新成效。具体实践中还要在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上保持头脑清醒,弄清工作的底线和边界,把握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在这个框架内大胆试、放手干,展现探路者的担当作为。  工作创新突破,既看胆识,更靠本事。吃透情况是前提,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既要对“上”吃透政策精神,也要对“下”调研摸清基层情况,还要调研掌握工作边界、调度可用资源。在此基础上,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对迫切需要创新的工作,采用大胆探索、试点先行,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边推广。创新是各项创新举措在政策目标上相向而行、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总目标聚焦发力。需要形成上下联动、合力创新的生动局面。特别是要激发基层创新创造活力,将生动实践、鲜活经验总结好、推广好。增强自身工作领域与其他领域创新举措的关联性、耦合性、互动性,既钻进去大胆探索,也跳出来协同推进,保证自身创新举措与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增强其他方面与自身创新探索的集成性,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局部和全局相统一、渐进和突破相协调,用一个个具体的“小创新”落实“大战略”,用一个个具体的“小谋划”实现“大突破”。
    52
    2024-01-08
  • 摘录自:人民网 2024.1.3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员 历经风雨洗礼,阔步伟大征程。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深情点赞“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指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把光荣和梦想书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刻印在奋斗不息、前进不止的共同记忆中。从精彩纷呈的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到人潮涌动的假日旅游、红红火火的电影市场,从活力四射的“村超”“村晚”,到渐成风尚的低碳生活……今天的中国,处处活跃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奋斗身影,处处展示出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温暖的生活气息、复苏的忙碌劲头,诠释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的追求,也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 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回望过去这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一些群众就业、生活遇到困难,一些地方发生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习近平主席始终牵挂在心。战洪水、抗地震、稳经济、促发展、应变局、开新局……党和人民一道拼、一道干、一道奋斗,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只要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任何风浪都动摇不了我们的钢铁意志,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的铿锵步伐。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一项充满风险挑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宏伟事业。必须清醒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发展最大内生动力。无数个拼搏进取的足迹,叠加起来就是国家前行的坚定步履;无数张梦想成真的笑脸,共同展现的就是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亿万人民追求美好幸福指明了光明未来、赋予了光荣使命、提供了宝贵机遇。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鼓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推进历史伟业,“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们进行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方能成就新的精彩、谱写壮美华章。让我们迎着新年的曙光,保持“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伟业。
    55
    2024-01-04
  • 摘录自:人民网 2024.1.2 作者:李浩燃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告别2023年,拥抱2024年,我们在历史的进程中再次镌刻下前进的坐标。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守望家与国,奋斗在路上,每一个人都不容易,每一个人都了不起。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指出:“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事非经过不知难。犹记华北地区遭遇暴雨洪涝灾害之时,在滞留的K396次列车上,乘务员、乘客、救援人员团结一心、共护平安;犹记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赛场上,体育健儿追求卓越、勇创佳绩;犹记强雨雪强寒潮天气来袭,干部群众迎难而上,用行动驱散寒意;犹记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人民子弟兵、应急救援人员、志愿者从四面八方驰援而来……回首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化危机、闯难关、应变局,平凡的人们汇聚起不凡的力量,带来最多的感动。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面对风霜雨雪而无惧、历经数九寒冬而不凋,松竹梅之所以被中国人称赞为“岁寒三友”,正是因为它们既有外化于形的坚韧气质,又有蕴含于内的顽强精神。无臂妈妈韩丹边带娃边创业、短视频平台粉丝数超百万,乐观书写自强人生。身残志坚的“板凳男孩”方宇翔借助平衡车参与军训,一句“我没掉队”感动许多网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凝练表达。征途漫漫,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每个人的拼搏奉献。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不能忘记,一切伟大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粮食生产“二十连丰”,背后是每名农民和大批新农人甘做播撒希望的耕耘者,合力端牢中国饭碗;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命名交付,背后是参与其中的每个工人师傅传承工匠精神、争做大国工匠,精益求精、勇于突破、争创一流;一项项“卡脖子”技术被攻克,背后是每个科研尖兵勇做攀登高峰的开拓者,焚膏继晷、孜孜以求……无数“每个”构成了14亿多人的奋进姿态,绘就奔跑的中国的壮美画卷。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我真不是英雄,我只做了这一件事”,纵身跃下大桥勇救轻生女子的浙江外卖小哥彭清林如是说。其实,在追梦逐梦的征程上,每个人都是“真心英雄”。每一个平凡的人立足平凡的岗位,各尽其责、苦干实干、全力以赴,才激荡出无往不至、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过上美好生活,就是中国经济最大的潜力所在;每个人在自己的赛道上奋力向前奔跑,就是中国社会始终保有生机活力的源泉。历史的江河奔腾不息,于冲波逆折处更显壮阔澎湃。展望未来,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更加灿烂的辉煌正等待我们去创造。  新年新气象。朝着梦想继续进发,无数奋斗者为自己加油打气。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只要坚定信心、万众一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我们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
    57
    2024-01-02
<1 2 34 5 ...19 >